到了26岁,我开始思考一些以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比如欲望、自由、时间和人生的意义,这些似乎是很庞大和抽象的话题。有时,这些话题可能会有点无聊,或者在讨论之后也不知道在讨论什么。但是很多时候,这并没有关系。
在25岁之前,如果有人问我是倾向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我会觉得这个话题很无聊,因为我对心灵一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从政治书籍中,我们学到的是唯物主义,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所以当然是唯物主义咯。然而,当我26岁时,我可能会停下来思考,并回答说,我不知道。
悉达多一生的成长轨迹包括出世、入世和出世。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成为一个沙门,抑制自己的欲望,努力学会在世界中生活,体验财富、爱欲和权力。年纪变老后,他对于自己的厌倦和死亡感到厌恶,更准确地说,他对自己厌恶不已,准备通过自杀来获得内心的宁静,然后顿悟并继续追求出世的道路。父亲对悉达多的态度很有意思,既限制又尊重他,告诉他在回头时要学会自己把控。这个态度让我非常困惑,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希望控制他们的子女呢?包括悉达多出世后对他唯一的儿子也有着控制欲望。我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更好。我是否能认为子女是父母时间的延续和轮回?子女能够帮助父母抵抗自己对死亡的恐惧。父母希望自己的轮回不要再次经历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但子女和他们的轮回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所以他们同时具有约束和尊重的态度,并希望子女能回头。
悉达多离开自己的家庭,成为一个沙门,并开始苦行。苦行的目的是什么呢?承受那些本来无需承受的痛苦。我在读书的时候似乎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当身体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时,或许心灵对环境的容忍度也会提高。这就是剥离了部分身体本能的自我,走向自我克制。苦行还能帮助扼杀感官,同时也敏锐察觉感官和欲望。很多欲望和习惯因为太常见而不需要思考,比如吃和睡觉。这是本来如此,不需要思考,何必自找烦恼呢?
悉达多去寻找佛陀寻找法义,并提出一个问题,法义能让人解脱吗?当然不能,最多只是短暂的麻醉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义之路,直接将他人的道义视为自己的道义无法与自身实际结合。没有更好或者更适合自己的道义,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这就是迷人之处。变化本身就是迷人之处。在佛陀这边思考之后,道义与出世有了终结。悉达多的回答是,我会守戒、等待和思考。守戒代表自我控制欲望,等待代表时间,思考是精神世界。在文中也提到,守戒对悉达多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他没有学会守戒,今天他可能不得不四处找工作以维持生计。饥饿迫使他行动。但实际上,悉达多能够安静地等待。他从来没有焦虑过,也没有遇到过窘迫。欲望驱使人们行动,欲望让人感到紧绷和焦虑。但是如果没有欲望,就容易陷入虚无。因为欲望的存在,我们可能会经历快乐、痛苦、期待,很难说这个状态好还是不好,也无法用好坏来形容。精神无法独立于肉体而存在。但没有肉体的精神仍然是自己本身。之前有朋友问过我,我们凭借什么确定自己就是自己呢?现在我当然答不上来,当我失去一切后,我还能凭借什么来证明我就是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虚无之中,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包括幸福、美好和痛苦都是虚幻的。现在我正在努力让自己感受自己的欲望。因为虚无,说实话很无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