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此书从问世之初就在俄罗斯及各国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与分歧,而这主要集中在对安娜-卡列宁夫妻,尤其是安娜,的看法和态度上(奇怪,第三者伏伦斯基倒相安无事)。
几乎所有人都好奇作者托翁的态度,揣测他究竟是安娜的审判官还是辩护律师。但他从未给出明确的说法,而仅以选自《圣经》的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世人是无权评论的。据草婴说:“关于这个题词,托尔斯泰曾回答魏烈萨耶夫说:我选用这个题词,正如我曾解释过的,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个思想:人们所做的坏事有其痛苦的后果,这不来之于人,而来之于上帝;安娜·卡列尼娜就亲身体验了这一点。”如此,我不由得想,安娜最终的毁灭是否就昭示了至高无上的上帝对她“所做坏事”的责罚呢?
有位学者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一场《安娜·卡列尼娜》座谈会,到场200多名学生,大体分成了两派。相当多的女生表示非常同情安娜,称“为她流了很多眼泪”;而更多男生则同情卡列宁,觉得安娜“太不仗义不地道了”。而我,既同情安娜,也讨厌、鄙薄安娜,既可怜卡列宁,也感叹他的刻板、迂腐、不率真、不解风情、假模假式。
喜欢安娜的人,会条分缕析地罗列出卡列宁的种种恶行恶状,而为卡列宁鸣不平的人,也同样可码出巨多安娜令人羞赧让人不齿的不堪,尤其她抛夫弃子的冷酷,她对亲生女儿的漠不关心,她弄个英国养女打发无聊时日的装腔作势……也许这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这当然也凸显了托翁人物塑造上出神入化的魔力,沒有一个人物是扁平的、单一维度的、非黑即白的,而皆是多元化的、复杂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我最难以接受和认同的倒不是安娜这个角色,而是某些人对安娜行为无限拔高的解读,什么反抗封建制度、抗争戕害妇女、冲破旧的伦理道德、挑战控制和奴役、痛击教会习俗、挣脱社会束缚、争取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向虚伪、龌龊的上流社会宣战……我也是醉了,真想大吼一句“拉倒吧!”
托尔斯泰,一二百年前的俄罗斯伯爵,无非描写了一个个性极强且烈、为爱癫狂的绝代上流贵妇,后代人怎么就从中读出了如许多崇高、伟岸、革命的意义来?突然想起了中学时代老师传授的中心思想归纳法,或者,这才叫刻。
托翁细致入微、层次丰富的大量内心独白、心理描写也让人叫绝。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托尔斯泰具有洞察人类心灵隐秘进程的惊人的能力。读过此书后就深有感受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