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起来特别像在看上野千鹤子去TED或者一席演讲。
这么说主要有两个理由。
首先,从内容和体裁上来讲,这本小薄书收录的主要是上野在《最后的讲义》中的演讲内容,以及她在后续的上野研讨会上与几位身份各异的听众代表的互动。
我之前没关注过日本的“最后的讲义”这个主题活动,但读过Randy Pausch的《最后的演讲》。这位人机交互领域的先锋、英年早逝的胰腺癌患者将他人生的精华和魅力在他最后的演讲中展露无遗,打动了无数人,包括我在内。如果“最后的讲义”是Randy Pausch所引领的风尚的继续,那么参加这个活动的演讲者也许也领到了类似的使命——如果人生即将结束,你将会如何通过一次演讲分享人生最大的领悟,把自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为之努力了一世的精神遗产分享给他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就成了把上野读薄的一个切口。
上野的书很多。而这次演讲、这本书要求上野将她艰深冗长的学术著作、她无数次通过媒体和活动向社会做出的呼号总结成一次演讲、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本书读起来特别像看上野千鹤子去TED或者一席演讲的第二个理由,因为我觉得TED或者一席之类的演讲的便利之处就在这里——读者不用自己去大量地研读演讲者的著作、梳理他们的发展源流了,演讲者把自己整理好、奉上,读者省去了很多麻烦,只需读/听/看就可以了。
这也是本书最大的益处。
上野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可以说是她的社会学研究的代表作,但这本书并不好读,在我“这辈子必须读完否则死不瞑目”书单里。尝试了几次都头痛欲裂没有读下去——严肃的学术著作都有这个特点,除非有个DDL在虎视眈眈,否则作为一个没有周末、公休假期都在加班的、24X7运作的社畜,每天被工作燃烧完后剩下的心力实在不足以支撑《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这类严肃阅读需要的脑力。
而这本书就成了走捷径的好办法——它类似于艰深课本的辅导用书,把知识点都给你提取好了,而且用的是普通人能明白的大白话,不掉书袋也不用学术黑话。上野一生的研究分成两个领域,前半生研究性别不平等问题,后半生研究照护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因为照护长久以来以无薪劳动的形式被女性以性别化的形式承担。
因此,本书也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本用最简单明了、直中红心的方式解释上野研究的妇女问题,后半本用同样的方式解释她研究的照护问题以及她提出的可能的解决方案。
也因此,这本书读起来很爽。学术界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是从深往浅地看问题,是降维打击地看问题。上野在三维世界游刃有余,而还没入门的学渣则因为还没掌握真正的洞察而被困于二维世界,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读这本书的体验就是学术界带着你飞升、带着你升维,体会一下打通任督二脉的感受,体验一下在第三个维度有条不紊地拆解二维世界那些原本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学术界看一看、微笑一笑,一剪刀下去,乱麻不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