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篇故事《穷人》《白夜》《赌徒》,除了《穷人》有读起来渐入佳境的感觉,另外两篇都让我阅读起来特别痛苦。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因为感到特别不理解和感到冗长无聊的痛苦。
《穷人》:一个不断攀升,却又戛然而止的故事,戛然而止得甚至让你认为它完全没有结束,而这种结尾恰恰可能是最现实的处理手法。文字功力深厚,字里行间事无巨细地娓娓道来,从穷人的主观视角,写尽穷人在现实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和窘迫。
穷人在爱情面前更是如此卑微和慷慨,穷人的自尊心都是如此极度敏感,这无关乎个人品德修养,而关乎人性,无论是谁,在这样窘迫的身心环境里生存久了,包括你我,都会变成如此。
文中描写一个配角房客戈尔什科夫,在有钱无钱、绝望希望,不同境况下,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及旁人对他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深刻展现了金钱的魔力。金钱真是这个世界上最有魔力的东西,怪不得世人纷纷为之着迷和疯狂。
从古至今,贫穷都是人类身体和心灵生活上挥之不去的一块丑陋伤疤,贫穷不单意味着物质生活上的极度匮乏,它还意味着深层次的更多影响,比如:身体上的营养不足,没有足够条件抵御病痛的伤害、更少的教育和娱乐、社会地位和人格上的低人一等、人际关系上的备受冷漠与不受尊重、认知上的匮乏、身体和心理空间上的狭仄、心灵上的严重孱弱与扭曲…在现实世界里,贫穷就是“原罪”。让我想起韩国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有钱无罪,无钱有罪。道德观、价值观果然也是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没有绝对的对错,穷人富人自有其自成一派的道德观。富人最大的财富,实际就是穷人,如果人人都均等的有钱,谁还能拿钱去驱使别人为自己干活或者服务呢?这是社会结构的本质。整篇小说从春天写到了冬天,贫穷就像各自套在男女主脖子上的一根套索,索紧紧箍住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收越紧,直到将两人残忍分开,阅读过程并不愉快,有时候只会让你眼睛噙满泪水。贫穷会使人变得胆怯,贫穷是灵魂的毒药。
见微知著,本文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性中固有的残忍冷漠有着强烈的控诉。
《白夜》:几乎全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个本身不是问题,但心理描写很发散和散乱,人物对白和情感流露都太过于直白,相当不真实,让人感觉浮夸,有一股子浓浓的琼瑶味,更像是肤浅的舞台剧的脚本或是严重自恋者的爱情幻想,完全没看出其中的精髓所在。
所以,完全不认同那些将此文捧得很高的评论。
《赌徒》:立意是好的,也是深刻的,写作手法颇具实验性,将故事性和大篇幅的高频率的心理描写相结合。
塑造了一个癫狂的世界,所有的人都在为金钱而心智失常。不管你是上流社会,还是底层人士,也不在乎你是否有光鲜的外表或名声,一切一切人都是在围着“金钱”这根指挥棒疯狂转动的人偶。
富有的俄国老太婆在赌场疯狂赌博一段写得特别真实和引人入胜。
但问题同样是出在对主人翁的心理描写上:男主羁傲不训的性格、思维习惯与其家庭教师的身份和来历并不匹配,情感线描写混乱而空洞,人物思维方式不合逻辑,就像是个有心理缺陷的半疯癫之人,这个人物塑造得前后矛盾,赢弱不堪。
小说的心理描写异常频繁,但是让人感觉都是浮于感受层面,缺乏深层次心理动机分析和心理背景描述,显得极度冗余而浅显,看得让人感觉异常烦闷。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本作中那种刻意完全看不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对人性的客观展露的世界观和创作思路,倒是异常决绝和非常之深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