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遭遇困难,如果是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一个相信自己能够在书中找到答案的人,即使困难依旧会一次次地降临,但只要她能够从书籍里找到解决的办法,那么压力就已经会被极大地消解了,她将不会被困难打倒。而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能力,就会很容易出现衰弱的征兆,甚至是抑郁。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因为有人能够幸运地永远不被灾厄找到,而是因为有的人能够迎接挑战,通过学习,一次次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在读书之中。
在安静的地方读书6分钟,就可以降低2/3以上的压力。
在工作中想要有优秀的表现,非常依赖一个人的提前准备,就像是料理比赛,在比赛前桌面上就摆放着丰富的食材,只等题目一发布,就直接开始烹饪,而不是从食材的采购开始准备。而提前准备就是读书的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培养每日读书的习惯。
从读书的数量来说,质大于量。第一个关键是,与其读三本普通的书,不如读一本优质的书。第二个关键是,不应该追求速度,而应该深度阅读。在这个基础上,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
解决读了多少就忘了多少的方法是,在输入后进行相应的输出。基础法则一是,在两周内,进行三次输出,这样大脑才能识别出重要的内容,将输入的内容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中,比如可以在第1、3、7天进行复习。基础法则二是,输入和输出的比例最好是3:7。作者推荐的读书输出方法有好几种。第一个是边读边画线,合适的话也可以边朗读,对大脑也有好处。第二个是将好书推荐给他人。第三个是和人分享读书启发,附上一到两句自己的感想,可以发在社交平台上。第四个是,如果是自己强烈推荐的书,可以写一个书评,深入挖掘书的内容,做深入的介绍。第五个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
网络上的消息是信息,而书籍里的是知识。信息是非常容易过时的,而知识却不会。所以我们应该控制消息和知识的输入比例,只输入必要的信息就好。
本书在读书上提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上面说的输入,一个是碎片时间。因为人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是15分钟,所以读书并不一定需要大块的时间,利用坐地铁时的15分钟来读书也是很好的场景。另外一个是睡前读书,因为人体的机制,睡前读书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优化我们读书的方法: 一、选择好书后,可以从目录或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确定这次阅读的目的,希望从书中学到什么东西、解决什么问题,再决定是速读还是精读,最后确定阅读时间。 二、因为人在兴奋时会分泌多巴胺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加强当下的记忆力。根据这个信息,我们要注意在感到兴奋、愉悦等正面情绪时阅读,这是最佳阅读时刻。如果在阅读过程中一直保持兴趣,一口气读完也是非常好的。翻看目录,若有某个章节让你好奇,与你想解决的问题和你想了解的知识最贴近,那么可以从该章节开始阅读,以此类推,可以进行多次的跳读,之后再从头开始读。 三、读小说的速度以自己觉得适合为准。读其他类目的书籍时,先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稍难的书籍,若读后觉得较容易,可以加快阅读速度,稍微提高阅读难度,可以加强学习效果。 四、有机会可以多参加喜欢作者的见面会、签售会和演讲。另外,在选书上也应该改进,像投资一样,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投资。读书也是如此,超短期投资可以是网络信息、报纸、周刊杂志;短期投资可以是技能书(可以马上应用的技能);中期投资可以是有关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等的书籍;长期投资可以是有关思想、哲学、生活方式等的书籍。我们应该合理搭配短期、中期、长期的书籍,实现均衡成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