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第三天,在体育馆的图书馆里看完了一本短篇小说,故事段落明显,讲的是拍卖师的故事。当我在书架上看到拍卖师时,突然想起了陈良玲。去年我在刷视频号时偶然看到了她,被她完美的英式英语和流利的口才所折服,气质典雅。话题又转到了阿独身上。凡事能用别名或者绰号传世的人,必然有他的独到之处,就像孟尝君三千门客的鸡鸣狗盗、打虎英雄武都头(昨晚居然连续刷到水浒传片段)。阿独的名字来自于他在古董拍卖行业里的独到见解。而文中又提到他在研究文人野史中的相关内容上功底却是深厚的,能够融会贯通为自己所用,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与此同时,文中还提到了他的绝活,高超的防盗技艺,先留下指纹再用墨色覆盖,作品完成后需要借助一片透明塑料才能鉴真,这一点真是有意思。对于作者的大名,我原本不识字,只能通过搜索引擎手动输入来查到,知道他的名字与音同读永,第二声,他曾经是魔都新闻出版局的局长,果然是了不得的人才。更令我惊讶的是,他的籍贯竟然是和我一样的老乡,奉化人,让我颇感亲近。
文章后附有两则评论的附录,其中我对浦跃辉写的一篇评论文章《海上的俗世传奇》感兴趣,下面摘录其中一部分:
在复旦哈佛联合举办的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会议上,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指出,相比之下,新兴的网络文学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学,而文学期刊上的作品才是新文学。因为在网络上流行的类型小说、黑幕小说、官场小说、志怪小说、言情小说、狭邪小说,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们是我们传统文学的一部分。(摘录自文学报)。
读完上述文字,我隐约回想起我参加工作以后在网络上阅读过的那些小说,比如《藏地密码》、《五大贼王》等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