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来重孔教,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而今脱离了封建君主制思想政治枷锁之后的新中国、新时代的我们,再来看当时那个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又是怎样难言的跨越时空的感慨。
而今天,我想说说庄子。
而我了解庄子,是从一篇《逍遥游》开始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古文素来句式优美,语言精炼,这篇也不例外。一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就足以吸引我的注意力,然任凭我怎样想象,都无法描绘出几千里的波澜壮阔,甚至无法编排出文字。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美、太震撼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这首诗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诗中正是借用了《逍遥游》的典故。大鹏,是一个自由、超脱于世的意象。
风起时,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风停时,也能激荡沧溟水。李白踌躇满志,自比于大鹏,不管有风没风,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能力和天赋。
也就是在那时,《逍遥游》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我也一直对庄子和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很是着迷。
高考后,没有了应试中固定范例的束缚,大学生活中很多零散闲暇的时光,都被我用来去寻找以前埋下的种子了。
也是有缘,在今年的9月份,我遇到了《画说庄子》这本书。
1.简介
《画说庄子》,是由当代女性油画家于莲创作的一本书。作者结合油画的艺术形式,完整地展现了当代女性视角对于《庄子》的沉浸式解读。
于莲成为艺术家的经历很奇特,内心对于当代女性的婚姻、事业有着太多的困苦于执着,与艺术相交正是缘于她的焦虑。
艺术对她来说,也早已不是画作、爱好那么简单,用于莲的话来说,这是她“呼吸的方式”,艺术,帮她找回了那个自由自在的自己。
在书中收录了杜布菲的一段话:“真实的艺术总是在一个我们不等待它的地方,在那里没有人会想到它,也没有人会谈起它的名字。它讨厌被识破,以艺术之名被致敬,当有人发现它,用手指着它时,它就逃走了。”
在如今风气浮躁的社会中,作者于莲对《庄子》的理解与思考,就像是一个静谧的异度空间,引导着我们去探求自己的节奏。
2.“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内篇·大宗师》
泉水干涸,鱼儿被困陆地,相互交换吐沫得以维持生存。
相濡以沫,这个素来被人们引用于贫苦夫妻的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美好形容词。谁能想到它的下一句竟是“不如相忘于江湖”呢。
对于这个故事,作者于莲也写下了解读:“我们称颂相濡以沫的情谊,同时也要看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困苦;我们要享受相忘于江湖的自在,前提是要具备独立自主、超然一切束缚的能力。”
“对于普通人而言,无论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都不过是在不同人生境遇下的不同选择而已。无论面临何种境遇、何种选择,如能安之若命,内心坦然,就拥有了最好的江湖。”
如此清醒的是非观、大局观,将当代女性两难抉择的解决方式直接摊开来:思想独立、人格独立,选自己的路,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3.作者于莲的刚毅的性格、宽容温和的感性,在《画说庄子》这本书里全面立体地体现出来了。
对于“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于莲认为“要拥有豁达的处世心态,一方面要做到接纳和允许,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允许自己有局限,允许自己焦虑,也允许自己无力;另一方面,接纳自己的情绪之后,要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4.结语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适用于个人寻求生命意义和体验。在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我想也能帮助年轻人寻求精神解脱、减轻压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