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太太和先生最近经常吵架,濒临离婚的险境。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去做家庭心理咨询。怀特太太抱怨说,怀特先生太霸道,总是限制她出去社交,导致她至今都没学会最想学的跳舞。
在一段时间的家庭治疗后,怀特先生改变了态度,怀特太太也改变了心态。于是她报名了舞蹈课,谁知她到了那儿却发现,自己原来对舞池有着莫名其妙的恐惧。原来就算是怀特先生不阻止她,她也一样没法学会跳舞。
原来,怀特太太正是因此才下意识地选中了怀特先生这样的男人做老公,来为她的恐惧心理买单。在婚姻中,这是女性很常见的一种心理模式。一些女性会选择专横的人当老公,以逃避自己应对外界的真实恐惧心理。具有同样心理模式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社交圈,彼此达成共鸣,从彼此安抚中得到生理心理需要的慰籍。在心理学中,怀特太太的模式对应着一种被称为“要不是因为你”的心理游戏模式。而因为模式相同而聚在一起并产生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圈子,就是一群在玩同一个游戏的人。而不符合这种模式的女性,在融入这个游戏圈子时就会不匹配,从而渐渐被冷落和边缘化。很多时候,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玩这个游戏,直到游戏被破解,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有趣的心理模式,构成了我们和他人交往沟通的基本单元。
以上这个故事,是作者美国精神科医师艾瑞克.伯恩,是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开创人所著的心理学畅销著作《人间游戏》中有趣的一例。
《人间游戏》曾连续100周被《纽约时报》列在畅销书榜首。这是心理学界从未发生的神话。艾瑞克.伯恩的TA流派,是诞生于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格理论。TA从创立到如今的60多年来,涉及心理治疗,教育,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心理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们和他人的沟通中,隐藏着无数心理游戏。《人间游戏》将人的沟通模式简化整理成各种游戏。如果我们可以识别我们正在和他人玩的游戏及其背后的规则,就可以调整我们的人际关系,让自己进入好的游戏模式,最终把握人生和自己的宿命。
艾瑞克将人的心理模式概括为3类: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是我们从父母身上继承的,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父母的影子。父母自我状态教给我们最初应对外的模式,在很多情况下,它会节省我们的精力,让我们在社会中感到适应和安全。成人自我状态是我们自我成长后,学会的客观处理外界数据和事物的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生存的必须,是我们客观应对事物的能力。儿童自我状态,是我们早年生活留下的痕迹,如很多人常说的: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儿童自我状态给我们创造力,自驱力和乐趣。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三种状态,它们每一个,对我们都至关重要。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不自觉的在这三种自我状态中切换。但是,当自我状态处于错乱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遇到麻烦。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就是个人一定的模式在交互作用。如果交际双方能恰好处于匹配的模式,这被称为互补型沟通。举个例子,一个生病的孩子需要照顾,而他的母亲则自然关切地来到他的身边照顾他。此时孩子就在儿童自我状态,他需要对方处在父母自我状态,母亲恰好就在父母自我状态,而她把孩子看作儿童自我状态。然而,如果交际双方处于交错不匹配的模式,这被称为交错型沟通。类似的例子就是,孩子正在和他的同学商量外出旅行,他把计划和母亲分享。此时,他处在成人自我状态,需要母亲同样以成人自我状态回应他。然而,他的母亲很担心他,于是想要用母亲的身份阻止他外出,于是她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下,而把她的孩子认定为儿童自我状态。那么他们之间的沟通就产生了错位。这时,两人就会吵架,不愉快,问题也会得不到解决。如果青春期的孩子经常和父母产生这样的交错沟通,就会出现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此时,父母必须考虑调整自己的心理模式,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