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皆为本人观点,本人才疏学浅,如有用词、描述不当之处还望指出,内含剧透,介意者慎入。
“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寻回自我的女性回忆录”,这句话吸引到了我。想到“尿布”和“失眠”这两个词就会有种压迫感,内里也包含了许多妈妈们不为人知的辛劳与付出。
作者梅根·斯塔克是《洛杉矶时报》的前战地记者,也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她的文字尖锐有力,通过最平常的描写生活,让读者能感受到女性在这个社会中付出与辛劳,读这本书就像以第一视角看作者的生活一样。这本432页的书浓缩了现实,但也能感受到并未完全概括现实。我想,可能还有许多作者未写出的生活细节和琐事,用“知微见著”来形容这本书的内容再合适不过。
在这个社会中,女性扮演了多种角色,母亲、妻子、女儿……我们不能否认女性在生活中的付出。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在家里,是谁做家务,做饭,照顾你的起居和饮食,照顾孩子……我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些问题脑海里都会想到自己的母亲或者妻子。
这本书描写了作者在结婚生子后的日常琐事,成为母亲前,作者还以为自己可以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但成为母亲后,仅仅扮演好母亲这个角色和承担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就已经让作者应接不暇,甚至放弃了回归工作的愿望。
这本书中,有两个大的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作者第一个孩子诞生后的日常,一个是作者与四个保姆的相处过程。
第一次迎接新生的同时,带来了对小生命的爱和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了疲惫、迷茫、责任和孤独。作者从妻子转变为母亲,感受到了初为人母的欢喜,担忧孩子的健康,关注他的点点滴滴。即使生活变得忙碌和疲惫,作者内心的保护欲与爱从未减退,“我”很清楚,“我”很爱很爱孩子。
作者在书中写道:“如果爱能杀人,我早就死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同时,新生的到来也带来了严重的睡眠不足和产后抑郁。每天早上孩子的哭声都会在清晨四点将“我”粗暴地唤醒。只能睡几个小时,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精疲力尽,憔悴不堪。同时,面对育儿和正确育儿的问题,作者感到迷茫和困惑,像慢慢沉入深不可测的海底,四周一片混沌。此外,父亲的短暂缺席和母亲的不理解也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挑战。
在一个人独自在家庭中面对困境之后,作者意识到需要帮手以减轻压力,并在书中详细描写了她和保姆们之间的日常相处。
中国阿姨小李很爱护孩子,也在许多方面帮助作者,但因为小李怀孕和作者搬家的原因不得不和她告别。小李离开后,作者雇佣了程阿姨,孩子和程阿姨相处得很愉快,但没有像和小李一样亲密接触。另外两个保姆玛丽和普贾,玛丽在一次暴雨中迎着暴雨上班,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普贾开始时给作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后来作者发现她像金子一样宝贵,她仔细擦拭房间,关注口味,还教了作者很多东西。
这本书浓缩了现实,让我更直观地了解女性的不易。生活中的琐事围绕着我们,等待我们去解决。之前我就知道当妈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种不易。周围的姐姐早已结婚生子,有时候看到她们疲惫的一面,我稍微能理解这种生活带来的疲惫。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似乎对女性的疲惫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疲惫来源于各个方面,可能每个小事都不算大,但当它们一起出现时,就足以压垮一个人。
作者意识到可以通过雇佣保姆用金钱换取自由的时间来写作,但并非所有妈妈都有这样的选择。有的妈妈只能放弃职场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因为雇佣保姆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一些家庭可能因为这笔不菲的费用选择自己亲力亲为。
这本书见证了人间真实,让我更直观地了解女性的不易。无论每个人的生活怎样,生活从来没有暂停键,我们只能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或许,女性希望生活里多一些体贴和理解,去协助她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无论任何人,请对你身边的女性好一点,再好一点。
最后,感谢新经典赠书,并希望新经典越来越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闪闪发光,再次感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