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科写了七部长篇小说,《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和《试刊号》。《试刊号》是其中出版的最后一本,应该也是读起来最轻快的一本。
小说有三条线,一是讲述被召集来编写《明日报》的一群“失败者”如何在社长西梅伊引导下编造新闻;一是讲述了阴谋论者布拉加多齐奥认为当年被击毙的墨索里尼是他的替身,而墨索里尼本人早已逃到阿根廷,为此他各种寻找证据,并且莫名奇妙被杀;还有一条线是爱情线,叙述者“我”——科洛纳,一个五十岁却一事无成的写者,和编辑部另外一个一事无成并且有轻微自闭症的年轻姑娘玛雅惺惺相惜的过程。埃科不是为了让读者看到希望或者光明,而是为了好玩。
言归正传,说说那两条线。
一、如何一本正经地编造新闻 一次访谈里,埃科有讲道:“这本小说想描述的道德问题就是,过去三十年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我们听闻之后却仍然很冷漠,这才是真的悲剧。” 对于当代纸媒没落的无奈,埃科进行了嘲讽;对于新闻媒体的虚伪和读者的思维,埃科进行了批判。少数清醒者说:“世界是一个噩梦,亲爱的。我想下车,但他们对我说不行,我们是在一列特快车上面,中间没有停靠站。” 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新闻都并非“原生态”,虽然不造假,但基本都是被重新“排列组合”过。小说里《明日报》的编辑们专门研究过去的新闻,然后移到“明日”来发生,试图编出一份看起来特别真实的“试刊号”。埃科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意识到新闻背后一定有某种常识的逻辑。 报纸向我们传递的是一个想法、一个警报、一个警告,我们需要学会看到新闻背后的逻辑。报纸不是创造新闻的机构,而是把新闻排版组合以制造效果的工具。同时,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某位知名人物的姓名同时排版,使报纸成为政治武器却免去法律责任;记者聪明地借其他采访对象的话来迷惑读者。而一旦发生真实的事件,报纸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找个被害者的家人采访,打情感牌,去吸引读者。 让读者享受他人的不幸,媒体人正在做这件事。媒体不代表虚假,重点是媒体是否满足读者的愿望,我们在新闻中带着极强的需求,把它当成游戏。但一旦我们被欺骗,我们也会格外愤怒。在这里,“欺骗是一种思想的状态,也是一种状态的思想。”
二、阴谋论和《短剑行动》 埃科喜欢阴谋论这个话题。在《短剑行动》中,希特勒并没有死于地堡,而是逃到了阿根廷。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导致了走马观花式阅读,使用户无法批判性地看待信息,假消息也因此泛滥。埃科在小说中讽刺了阅读者的盲从和对真理的执拗。 布拉加多齐奥认为墨索里尼并没有死,他搜集各种看似合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推论。但他莫名其妙被杀,凶手成为谜。科洛纳陷入精神错乱,觉得自己是下一个被杀的目标。然而,他偶然看了一部纪录片《短剑行动》,剧本正如布拉加多齐奥所写,里面包含了布拉加多齐奥想象到的情节,甚至还多出一些东西。影片还邀请了一些名人口述并点评。观看影片后,科洛纳和玛雅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阴谋论被视为一种伪逻辑,阴谋论者往往对细节痴迷,强调某些微不足道的证据,并通过伪学术、准学术文献和冗长的脚注来证明。埃科想表达的是在一个集体虚假的世界中,我们对信仰的盲从和对真理的执拗其实都一样显得虚假。
虚假并不值得我们过多关注,我们已经见识过更糟糕的事情。放弃第一人称说话,阳光下的圣朱利奥岛重又开始闪烁光芒。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