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完全以《红楼梦》为基底的二创作品,遣词造句全部用的白话文,可见作者的文化功底之深。
本文的时间背景是在贾府衰败之初,元春省亲后三年。不同于其他只套用人物名字的二创作品,本文不仅在写作方式上,在内容、形式上无一不在向原著靠拢,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可能会因为其中复杂的的人物关系,读起来会比较吃力。所以,建议读之前先熟记一下随书附赠的人物关系图,弄清人物关系,读起来才会顺畅有趣。
在本书中,“金陵十二钗”除了秦可卿已逝外,迎春未死,探春未嫁,惜春未出家,所有的女孩子都还是活生生的。
故事的起因是5000两银子。正是这5000两,引出了后续的一系列扑朔迷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案子。
凤姐的哥哥王仁死于贾府,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凶手到底是何人贾蓉把巧姐儿带去哪儿了向迎春求亲的三家公子,同一时间段,在同一幢小楼里死于非命,调查结果却是,互为凶手探春在密室中凭空消失了贾母与夏公公同时中毒,夏公公身死,毒是谁下的惜春与仇衙内同归于尽于古佛前妙玉去哪儿了湘云在有人看守的情况下,是如何去向不明的黛玉在林中一去不归,人哪儿去了
几件事看似毫无关联,却通过柳湘莲将整体串连,也通过柳湘莲的口探明了真相。读者就跟着宝玉的视角,在这些迷题中沉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宝玉还是那个只念“木石前盟”的宝玉,宝钗也如愿拥有了“金玉良缘”,看似家破,实则人未亡。每个人都有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贾母与元春、凤姐儿、宝钗的筹谋,终是保下了贾府的年轻一辈。纵是大厦将倾,只要有人在,那希望就在。
仔细看来,有些疑惑并没有完全解开。求亲的三个人,到底是为何自相残杀的,是受了何人唆使探春和黛玉是如何出园出府的,是什么人在接应看似是几个人的筹划,实则有无数人的配合,只是这些人都没有在书中体现。至于故事的最后,宝琴与柳湘莲到底有没有发展一段故事,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