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把民族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并将这种人造物概括为『想象的共同体』。
第一章中给出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定义: "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我主张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事实上,所有比成员之间有着面对面接触的原始村落更大(或许连这种村落也包括在内)的一切共同体都是想象的。区别不同的共同体的基础,并非他们的虚假/真实性,而是他们被想象的方式。"
在这里,想象不是说这个共同体是虚幻的,而是指它的构成方式并不借助于物理接触,而是基于想象。也就是说,民族是通过想象构建出来的,它的范围是有限的(毕竟无法想象一个包括了全体人类的民族),而且它是有主权诉求的(希望成立民族国家)。
对于这本书,我比较深的几点感受如下:
第一,印刷术和出版业对民族主义的推动作用。印刷术使复杂多样的口语和方言融合成更统一、更固定的书面语言,使操同种语言的人们相互认同。小说的出现和出版能够用故事为读者营造共同的意象。作者把报纸视为周期极短的畅销小说,它能使读者产生与许多人一起阅读的共同体想象。
之前读过讲述北宋华夏观念形成的《肇造区夏》,该书作者基于本书的观点,提出北宋时期印刷术的普及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在这个阶层的主导下,『华夏』成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第二,民族主义在美洲殖民地的兴起。在国家内部,官僚的升迁原本是共同体增强向心力的过程。但是,殖民地官僚的升迁之旅往往受到限制,只能止步于殖民地的范围内,无法跨越到宗主国。欧洲本土对于殖民地的人,即便是在殖民地出生的本国人,抱有歧视观念。这些情况增大了殖民地的离心力,推动了民族主义在殖民地的兴起。
第三,叙述,或者说讲故事,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民族主义是想象出来的,并且依靠叙述来得到强化,强化手段有很多:人口调查可以用来确定民族与种族的相关性,地图可以用来确定民族居住地的界线,博物馆可以用来塑造民族史的讲述方式,而民族史是可以通过记住这部分、忘记那部分来加以调整的。
本书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书中的一些观察已经略显陈旧。虽然附录收入了两篇作者后来的讲稿,但是仍然没有涉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民族主义的推动和重塑。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遇到两个比较大的困难。一个是翻译比较拗口。作者喜欢使用反讽,而且句子结构偏复杂,翻译较多地保留了原文的结构和语气,没有做适合中文阅读的调整,读起来比较吃力。另一个是作者对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信手拈来,一段话中经常出现好几个事件和人物。我读的时候只感到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扑面而来,应接不暇。倒是有注释,可注释中会出现更多陌生的人和事,只会令困难加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