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中国禅学之发展”(基本算精读过)和顺着目录半推测半翻阅到的“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其实并没有本质差别。以此推理,自民国二十三年(1934)到1952(蔡元培84岁诞辰纪念),胡适先生的变化也许只在证据链的积累方面,并没有对原来的结论做翻天覆地的刷新。
第二篇“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中胡适先生批驳前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的观点“禅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洋洋洒洒一大篇。但从理工科的直觉本能上来讲,这种观点本身就是滑稽的,不值一驳,因为非逻辑非理性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一种理性,只不过你不理解而已,就类似你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通宵刷抖音打游戏是一个道理。
由以上两点发散后来看,假设能开发一种AI工具支持自动阅读文言历史古籍,梳理统计各种文字素材(当然离不开图像转文字),那么历史学术问题的研究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为此深深为历史科学生的未来生计所担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