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节都不长,但每节结尾都能让我颤上一颤,像无声处听惊雷,感受到自然流畅的文字下涌动的愤怒,而后陷入沉默。
弗兰特说,她们的关系是建立在一种相互支持的情感之上,同时,她们不否认自己有时候也心怀恶意,她们都有能力把那些糟糕的情感呈现出来,虽然这样会削弱善意带来的好处。每一种关系都很复杂,都一直在遭受威胁,经历风险。一个故事,假如不想平庸,就不应该无视这一点。一段好的关系,不是环境使然,也不是恰巧产生,它经过漫长、愉快的经营才获得的。
这是费兰特多年侧重的思考:在语言、用词、句子的结构、语体的转换中找到女性的我,展示出笃定的目光、真诚的思考和感受,同时保留了一些很不稳定的思想、行动和情感。她最在意的事情是,要避免任何虚伪,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她的讲述者对自己都应该很真诚,她在平静时应该和愤怒、嫉妒时一样真实。
如何抵达真实她觉得,只有通过一种简洁、干净声音,一种知识女性清醒的声音,就像这个时代的中产女性的声音,她才能写好一个故事。她需要一个干脆的开始,句子清晰明确,不用展示漂亮的文字或文体。通过这种调子,小说才能稳稳地写出来,她带着一种忐忑的心情,等着另一个时刻的到来,就是她可以用一系列沧桑、刺耳、激动、断断续续、随时都可能崩溃的声音来打断那些平缓、稳定的声音。
“我们需要哪种知识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我们又是如何获得那种知识我们拥有的知识又是如何同时改变我们、伤害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我们想要知道什么,又宁愿永远不去知道什么我们能控制什么,又是什么在控制我们的生活”
读这个系列,说凝视深渊,倒没有,但窒息感,有,而且很强,作者对女性的心理描写,很深刻,也很诚实,近乎可怕的那种。
我有时候想,读这本书带给我什么,基本不会有大笑的时候,如果有,也是那种可怕诡异的笑。平静有,但不多,可能更多的是愤怒和无言。
童年时期面对心爱男孩Nino的告白,lenu回答no,也许她是慌乱到口不择言,但我默默为她自我的觉醒叫了个好。
lila为了保护好友免受骚扰,拿刀抵着对方Marcello的脖子威胁,为她的锋利勇敢我再次默默叫了个好。
lenu,勤奋,敏感却丰富的内心世界,已入穷巷,却不敢回头,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剖析,挣扎中前行,终于也得坚韧自洽。
lila,聪明敏锐,自力更生,野蛮生长,粉碎、重组再粉碎,内里仿佛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被现实一再击碎仍能重新拼组自己,能很快看清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本质,没有歇斯底里的痛苦,反而是有些过于清醒的麻木。
当进展到第四本中段时,有一瞬间想起了看《百年孤独》时候的晕眩和不适。
“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翻一部好作品,某种程度上,像在进行一次深度therapy。
最初看它标榜女性史诗,我保持怀疑,心想,营销过于夸张。但读完第二本,阅读快感不断,我看到Lila,看到Lenu,看到我的朋友,甚至看到我自己,这得是怎样兴奋又惊悚的事情。
于是见缝插针直至尾声,开始相信,这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底层社区的故事,这两个女孩跨越六十余年交叉重叠的人生和亲密无间的友谊,放到东亚任何一个厂区、胡同、小城或村镇,或许都不违和。
这段时代背景下长达半个世纪的的女性友谊,在互相扶持之余,没有回避美丽、丑陋、虔诚、欺骗,交织着爱、嫉妒、怜悯、依赖、怨恨、幸灾乐祸。
藏在细节里的魔鬼,一览无余。
第一人称,实在狡猾,仿佛魂穿lenu,所有的心绪都那样迎面袭来,真实得让人喘不过气。
lenu,敏感,讨好,面具戴久了就像真的脸,她不像lila那样天赋异禀,也做不到lila那样尖锐真实,她害怕冲突,害怕被贬低,甚至大多时候她不需要别人编谎来哄,她自己已经会哄自己。
玩偶丢失得到的钱,买来了《小妇人》,也间接铺垫了二人的未来。
六十年代的经济飞跃,七十年代的政治骚乱,而在意大利底层社区,充斥着贫穷、残忍和暴力,lila和lenu,几十年的亲密,那些对自由的好奇与探索,那种竞争与独占的矛盾、模仿与对抗的违和、嫉妒与保护的冲突。
两人是彼此的天才女友,女性友谊的复杂,心思之微妙,可爱,善良,不堪,阴暗,脆弱,私密而痛苦。
原来不论中外古今,“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高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pietro,有礼,无趣,忽视,贬低
Stefano,伪善,暴力
nino,文艺,轻佻,滥情,自私,毫无担当,偏偏知道如何以一种“真挚”的方式让女人为他疯狂
michele,精明,贪婪,征服欲
enzo,尊重,温柔,可靠
爱情是一场巨大的幻觉。
我爱你时,你是掌中宝、独一无二,说不尽的情话缠绵,我的眼里只有你。
我不爱你时,你只是路边石、俯拾皆是、我的眼里哪有你。
Raffaella Cerullo, called Lina, or Lila.
Elena Greco, called Lenuccia or Lenù.
1944年8月,同年同月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