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阅读桑塔格的《论摄影》是在2012年,恰逢全民产品“微信”刚刚上线一年,正在吸收它的最初几批用户。很快地,大家发现在朋友圈里发布内容必须有配图,甚至无需文字只发图片也是可以的。
这些图片大量来自手机拍摄行为,我们更加在乎拍照构图是否高级、人像造型是否精致,而不是它们是否真实地反映了镜头中的人或物。必须与视觉图像同时出现的文字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以图注的身份出场,难以找回主角的光环。
《论摄影》是由桑塔格原先供给《纽约书评》的多篇评论文章组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问世。在这些评论中,桑塔格积极思考眼前已经无处不在的影像本身及其它们在人类社会中陆续引发的道德和审美层面问题。
如果说《论摄影》捕捉到了20世纪下半叶知识分子对于摄影对于人类生活的日渐渗透产所生的一丝不安,那么如今这缕不安也已消散到几乎无法令我们察觉,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各类影像拼贴的现实里,新的影像覆盖在桑塔格时代的旧影像废墟之上,令人眼花缭乱。就连艺术家与知识分子曾经怀疑的相机摄影,如今在手机摄影的衬托下都已经成为一门散发出艺术气息的技能了。
当然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论摄影》所提出的观点已经“过时”了。要知道,这本书正是桑塔格基于自身面临的时代问题作出的回应,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对于我们或许更接近一本关于摄影技术的历史,历史向来以不同面目重新出现,这让我们的重读获得了意义。
1839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买下达盖尔摄影法专利并宣告摄影诞生,此后这项技术在文化、教育、工业和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其重要性一度推至无与伦比的高度。
它首先给画家带来了职业危机感。曾经令画家们花费技艺和一定时间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如今只要按下快门就能够完成了,因而受到普通人的欢迎,毕竟从前只有贵族富商才能留下自己的肖像,现在普通人只需去距离自己最近的照相馆,就能实现愿望。
新闻界积极运用纪实图像,它们带来的“真实性”令读者有身临新闻现场之感,能够唤起后者的同理心。如果这些影像记录的恰好是战争、贫困等负面的社会现象,那么影像所激发的社会浪花将会更大,义愤情绪会将几乎全世界的读者卷入摄影捕捉到的世界,在舆论压力下,社会问题往往得到快速解决,人们因此感谢影像发挥的监督作用。
此外,影像在医学、工业和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的生活几乎处处是影像,甚至生活就由影像所构成了。
如果摄影给人类社会带来如此多好处,为什么桑塔格还要批判它呢?
前文我们列举了摄影技术的诸种应用,其中贯穿着一个叫做“影像与现实的关系”的问题,桑塔格曾在《论摄影》中的几篇评论里反复讨论过。考虑到她写作擅用隐喻,惯于征引,初读起来可能较难理解,我们为大家梳理一下桑塔格的核心观点。
首先,摄影复制和反映现实。摄影为我们记录和建构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现实”提供了媒介技术,个体拍摄的影像成为多数人的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桑塔格指出影像在两个层面上改变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在认识论层面,影像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在本体论层面,影像被当作现实世界来对待。
其次,摄影能够循环现实。桑塔格在分析政府宣传工作对于影像的运用时,援引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予以解释。影像所指部分则体现非洲陷入严重的粮食匮乏困境,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人类和动物均饱受饥饿之苦。桑塔格所说的“摄影再循环”,就是不断对影像的所指部分进行操作,让能指部分不断地指向新的文化含义。
再者,摄影会消耗现实。桑塔格基于影像被卷入商品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提出了这一观点。相机以两种方式介入工业社会的运作,市场加强了对影像的生产和再生产,刺激人们产生对影像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反过来会刺激更多影像的生产。考虑到每一张影像都曾是某一瞬间的现实,影像快消费将引发现实贬值。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桑塔格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自己对“影像与现实的关系”的认识,从观点基调看,桑塔格对于当时影像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中立倾向于消极的。
如果桑塔格有机会来到我们的世界——这个真实与影像混淆的世界,看见自己曾经批判的个别问题早已成为人类生活着的现实环境本身,她的认识会变得更加消极吗?不过,桑塔格似乎已经预见这一事实,在《影像世界》文末,她提出现实世界才是赋予影像威力的源泉,影像是一种无法被耗尽的资源,它将会成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有鉴于此,影像批判家更应当关注的并不是现实世界而是影像世界的生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