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定义作者所描述的主体角色「游客」所进行的行为是「观光旅游」。这与徒步旅行、公路旅行、流动居住等方式有明显的区别。作者推导出现代性的发展,这包括交通工具的建设、工厂工作的工时与休假制度以及日常生活的改变等等,在工人阶级中引发了对海滨旅游的兴趣,从而形成了观光旅游的历史起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观点)。
此后,作者使用了充满社会学想象力的分析框架:在现代旅游中,游客对特定景观的凝视是经过社会化建构的,而游客对非凡体验的期望和幻想则是推动这种建构的核心要素。这个观点具有很强的结构主义色彩,实际上,所谓的小众文化和风格化越来越难以摆脱文化建构的影响,比如复古主义、2000年以来的风格以及日本杂志文化等,大家的审美是否完全独立于文化的风格影响呢?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在商业化的叠加下,游客的凝视变得更加产业化,而电子技术带来的拍照和照片的社交传播性使得这种期待建构更加深入广泛,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现象和「拍照经济」是成本更低的微缩版游客凝视。
观光旅游带来了在日常生活之外的「越轨行为」,满足于符号景观。似乎又回到了消费主义的旧问题,如何使旅行成为自我成长的阅读过程。几个月前在地铁上和墨墨聊天时,我们想到只是去一个城市住几天酒店、吃几天饭、拍几天照片,就感到无趣了。要解决这种对越轨行为的追求,才能回到成长的议题中。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