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一件极其寻常的事情,但即便对于这样一件“小事”,也未必容易给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喝酒后一般人容易脸红。据医学认为,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能将血液中的酒精迅速转化为乙醛,而乙醛能够扩张毛细血管,从而引起脸红和身体皮肤潮红等现象。那么,脸红的人是否酒量高呢?不脸红的人是否喝酒能力强呢?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解释如下:不同的人吸收酒精的速度是不同的,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吸收速度也会有差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另外,由于酒精通过体液扩散,几乎不溶于脂肪,所以在饮用相同量的酒后,胖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可能比瘦子高,女性的酒精含量可能比男性高。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真相只有一个,有时容易且准确,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有时则截然相反,需要全面细致深入地探索,才可能接近真相。对于这些问题,没有捷径可走。
以英国法医病理学家理查德·谢泼德为例,他在《七种死亡》一书中讲述了死亡背后的真相。法医由于职业的特殊关系,对死亡有着敏感和研究,但有时也难免被死亡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这本书中,谢泼德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令他难忘的案件,死者涵盖了各个年龄段。要找出这些死者真正的死因,不是简单地遵循解剖结果,而是需要结合更多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普通人也不应只是看热闹,而是要从中汲取,查找和弥补自身的健康隐患。
回到喝酒这个问题,谢泼德认为,酒精通常会在胃中停留较长时间,然后再进入血液和大脑。如果胃是空的,小肠仅需10分钟左右就能完全吸收酒精;但如果在进食或进食后饮酒,这个过程会被推迟,直到食物被充分消化——尤其是对于含有脂肪或牛奶的食物,推迟的时间可能更长。因此,建议在喝酒前尽量先吃些东西,或者在饮酒之前喝牛奶之类的饮品,或者在饮酒期间专注进食,并多喝水。
《七种死亡》这本书实际上并不容易读得顺畅。这不仅因为死亡主题本身较为讳涩,读起来压抑;更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分析研究,需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急也无济于事。作者费了很多的功夫,如果读者漠视或忽视这些真相,那么无疑是不合格的读者。
请相信,耐心一点,这些真相一定会让人恍然大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