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电影的爆火重新将古老的商王朝引入人们的视线。除了武王伐商,关于商朝,你对它了解多少呢?“翦”字的本意是剪除羽翼,“翦商”指的是武王伐纣,周人代表商朝。而另外一个意思是周人代替商朝后全面否定商朝的旧制度,以周礼取而代之。其中有一个残酷的商人野蛮的“人祭制度”!1999年,在殷墟王陵墓葬区,发现了一件铜甗(蒸锅)。在这个锅中出现了一个人头。经过检测,这个头骨属于一名14/5岁的花季少女。通过牙齿的同位素鉴定,她来自南方的贵族阶层。这也让尘封了3000年的商朝残酷的“人祭制度”浮出水面。
商人用来“人祭”的人通常来自战败方的俘虏或是奴隶。商人崇尚占卜,在各种事件中都要进行占卜。现在传下来的大量的甲骨文就是商人用来占卜的器物。这些甲骨文记录了过去的“人祭制度”。胡厚宣先生根据甲骨卜辞统计了殷商诸王的献祭人数,按较少的数字计算,总数超过1.4万人。这足以证明“人祭制度”是商人的普遍现象,不仅在官方王族中存在,民间也有这种制度。作者李硕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且是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硕士和博士。李硕老师在完成《翦商》后曾一度患病,幸运的是他现在已经成功地接受了手术。期待李硕老师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好作品!
在《翦商》这本书中,李硕老师提出了很多大胆但合情合理的推想。比如周人原本是羌人的一部分,结果他们成为了商朝的帮凶,定期为商人捕捉羌人,提供祭祀用的人牲,这无异于助商为虐。此外,书中还有很多新颖的观点。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逐一寻找答案,在探究这个已经消失了很久的神秘王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