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此,即《金钱心理学》。这本书并非教授财务知识,而是解释了理财目标应当是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需要承担哪些成本,以及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给了我三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首先,要节省金钱并控制自己的欲望。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要好好对自己,这也在无意识地鼓吹消费主义。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一生中真正追求的是生活的自主权和掌控感,包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拒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多余的消费往往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羡慕。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就能更早地实现自由。省钱、投资、控制风险和欲望,再加上复利的利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正如查理·芒格所说,他追求的不是最大的财富,而是独立与自主。
其次,人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自己会怎样思考,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要做出过于极端的决定,比如过于冒险或过于保守的投资决策。在做决策时,也要留出余地以容错(例如不要采取杠杆炒股等)。有时候,选择适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要善于接受变化。
第三,只要大部分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就足够了。就像在股市中,只有几天的关键涨幅能够贡献出大部分的投资收益。投资并不需要追求每次都盈利,只要大部分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就能确保总体结果良好,我们不必对自己过于苛责。
我们要知道,风险与运气是无法掌控的。在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努力了,也无法控制最终的结果。因此,不要因此评判自己,也不要因此评判他人。
最后几章是本书的精华。第一章回顾了前面的主要理念;第二章介绍了自己和家人的投资理财观念,如追求低风险和确定性、定投指数、过低欲望生活等;第三章介绍了美国从二战至今如何培养起消费主义。
另外,本书的一个亮点是运用了许多案例,因此易于阅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