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想起另一本书,赫斯菲尔德的《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里面有几段话我印象很深:
“许多好诗都有开窗的时刻——它们改变了注视的方向,突然间打开了一幅意义和情感的广阔图景。”
“不是通过改变世界,而是通过改变他们的观看之眼,来感知平凡中的非凡。”
“这种被改变的视力是诗歌和诗人的秘密幸福。就好像一首诗与这个世界相遇,并在这世界之中发现了一种隐藏的语言,一种布莱叶盲文——只有觉醒的富有想象力的心灵才能读懂它们。”
以上《十扇窗》引文谈到了观看的改变,可能会带来“顿悟”一样的体验,解开魔法之谜。从个人感受来说,现代小说,特别是带有先锋性、试验性的小说,已经类似于更具意象性的诗歌了,有些地方读不懂,有些文本令人困惑,就像被下了咒语一样,把我们所见的三维世界变成了二维或者四维世界。读现代小说需要解开作者静心设下的咒语,去训练新的视知觉,去发现一个变形过的世界。
《堂吉诃德的眼镜:小说细读十二讲》所主讲的现代小说叙事技巧,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一种训练。二十世纪小说越来越转向人的内在意识,越来越淡化情节乃至意义,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淡化故事的“合理性”和“合逻辑性”,与日常认知经验和习惯拉开距离。而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知觉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构建的,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会发挥关键作用,但在看待一些不符合认知习惯的事物时,又会成为障碍,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进行扭曲以“合理化”。所以,需要训练自己的“视力”,去适应小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来的新变化,去扩展文学理解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依然会喜欢阅读那些不那么“先锋”的故事,毕竟阅读总体还是处于一种松弛状态。就像文中这句话,很符合我的心意:“我喜欢发出笑声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说它令人发笑,也是说它本身具有一种嘲弄、鬼机灵甚至略不正经的气质。”
这本书来自于课堂,所以保留了很多口语,如作者所言,“我一直试图用不带术语和学术名词的方式,把复杂晦涩的理论翻译出来。既然是翻译,肯定有丢失和不准确的地方,只能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吧。”这点很有感触,曾经读过一些文论,令人望而生畏。语言本身也塑造了可及性。
这里说到语言,在第四讲小说的“套娃”结构中有很多讨论。平时掌握的语言是一门非常有限的工具,它无法说清外在的世界,更无法说清内在的世界。更加可怕的是,每个人掌握的语言与他人的通约性其实很低。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最开始,去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等,想解决的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语言问题,后来又去学习社会学、信息学等,想了解社会网中的人与人之间行为语言的适当问题,再后来转向阅读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去了解自己的认知习惯和价值偏好,有点像小说的历程一样,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思考越多,就会发现“说话”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所以书中这段话触动了我:“在讲话的源头上,人没法用语言把自己的故事清晰地描述出来,在别人复述你的故事的过程中,又充满了各种丢失、批评和添油加醋。语言和说话之间不停地彼此消解,就好像水面上的肥皂泡,持续累积的同时又在不断破碎。最终看到的似乎是一片虚无。”
有时候,会觉得阅读其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作者在进行小说解读时,引用了大量的理论资源,除了文学,哲学是很重要的,还有社会学、心理学等等,文学是自由的,创作者并没有限定于文学科班出身的,所以想全面理解创作者的各种心思当然很困难,好在文学解读也是自由的。我喜欢书中的“蓬松”这个词,文学解读可以有更蓬松的视角,不要轻易限定在某种框架里。我很喜欢那些颠覆我认知习惯的视角。
一本书能够带你去读十几篇小说(其实还有引用的若干小说),去了解文学中的时空、日常与反日常、意义感、虚构与现实、衰老、自欺与不自知、重复与省略、自我等等,还不枯燥,当然是愉悦的体验了。读着读着,读下去,某些时刻也许就会迎来个人阅读的“开窗时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