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季羡林是因为他的随笔能引起共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大多如此,这就使得许多事情都有迹可循。
谈及季羡林因为上学寄住在叔叔家,微小的偏袒虽然没有直接造成伤害,但长期以往对性格塑造有一定影响。这也是现代心理学中强调的原生家庭对个人影响的重要性,许多事情可以通过原生家庭来探寻。我们也都受其影响,没有例外。
当理性占据上风时,感受会变得冷。这常常引发我们的反感,但又是我们想要依靠的。瞬间矛盾对立加重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二个自己早已决定好了,事情也有了答案。这种逻辑似乎暗示命运是注定好的,未来是确定的。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降临》中的一段台词:如果能看到一生从头到尾徐徐展开,你会改变什么吗。唯一的不同是,你不知道未来是确定的,所以无法再次“演绎”过去。
有时候,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坦诚,但又将自己藏在表面之后,反复计算着,总想在关系中占优势。对我们来说,比较的价值是优越感,对优越感的执着可以抚慰情绪,莫非子从出生就不断追逐这种抚慰,看到她能治愈我们吗,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可能还与文化因素有关。
不妨坦诚对待自己,特别是对第二个自己。这样生活就是生活,铜墙铁壁成了累赘,可以舍弃就舍弃,为何要和自己过不去。
每个人的一生长短不一,每当看季羡林的随笔,就会想自己给自己留下了多少记忆。会不会对不起自己来世走过的那段路呢?这些书籍对我影响甚大,这是我主动接受的结果。结合起来就变得复杂了,这似乎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了。与欧美人相比,很多人倾向于在不同时期尝试不同的旅程,这是他们给自己的礼物。相比之下,我缺乏一些自信,失去了一些勇气,缺少了一些保障。
借用季羡林的话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地活着,浑浑噩噩,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凡的滋味,即使有苦也有甜。是不是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能遇到一些人生轨迹极端的人,他们眼中的自己并没有“解脱”,反而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他们也完全接受站在对立面的事实。就像季羡林所说,这种心情有点变态。但最令人担忧的是最终可能变成他们,不通透,无法解脱怀,看不透,无尽地围绕在一个圈子里打转,这真是一种惩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