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似乎介于意识流和荒诞派之间。阅读的难度也跟这两个流派的作品差不多。在读这本书时,我脑海里不断闪现着伍尔夫、福克纳、贝克特等名字,逼着我进行比较。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有点儿像做梦。据说布勒东为了进行创作,将朋友们集结起来,集体催眠,然后在半催眠的状态下进行写作,所谓的自动写作模式,完全跟随着自己的精神意识。
“自动写作”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用在凯鲁亚克身上。凯鲁亚克是达达主义的一员,也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起源于达达主义,但反抗性没有后者那么强,更注重个人内心和精神世界。
《娜嘉》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很好地诠释了超现实主义反文学的动机。首先从形式上来看,这篇不算长的作品里插入了大量的照片、画作图片。此外,在讲故事的同时布勒东还加入了自己对超现实主义的解释。这种夹叙夹议就是典型的反现实主义。
与娜嘉的相遇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娜嘉自称为一个游荡的灵魂。她热爱逛街,曾经一天内游走喷泉街六次之多。她说:“我爱生活,我爱街道,我沉醉于各种冲动。”她自称为“马路天使”。她是一个文艺青年,偶尔为了生计也沦落风尘。
布勒东沉迷于她“蕨菜般的眼睛”和她天马行空的思想。他们一起读诗,一起看剧,娜嘉甚至还能通灵。布勒东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她那些奇怪的行为和无根的思想。但是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并未持续很久。我甚至都不确定娜嘉是否真的存在,或者这只是布勒东在被催眠之后的又一次幻想罢了。
最后,娜嘉因为精神问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并在那里去世。布勒东并未去探望。他很可能认为这就是娜嘉最好的归宿。因为超现实主义注重精神意识的自由,所以他们并不认为精神病是一种异常的状态。
阅读布勒东的作品需要很多的艺术知识积累。陈丹青的后记给了读者一些提醒。他说虽然自己对布勒东了解不深,但是因为曾经在巴黎生活的经历,那些建筑,那些街道都是他熟悉的。也许在一个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地方成长起来的人能够天然获取一些艺术气质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