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对圣保罗校方接受青年学者以教师身份进入校园进行研究表示欢喜,并认为这也是英才教育与桑德尔的《精英的傲慢》中对优秀主义的批判起点和逻辑是相同的。有趣的是作者提出的新精英隐藏区隔的方法,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对一切事物的淡定,新精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以及如何与他人产生联系。你关注的事物精英们也关注,但你为什么不是精英,也许就在于你所做选择的数量和面对选择的态度。论述中有几章分析有些无聊,当谈到圣保罗青年的“入校仪式”、“糟糕的学习态度”以及“自大与对世界的认知狭隘”时,仿佛在读工人阶级学校的故事。当然,这不是不信任作者的叙述,但是这并没有让我对精英文化产生的现象的培养方式有更多了解。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是可以的,但可惜的是作为社会学研究,数据太少。有很多想了解的事情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认识,比如圣保罗学生的家庭收入、种族、成绩分布,以及成绩与性别和家庭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后续大学入学情况的追踪等等。似乎被忽略的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是如何被接受进入圣保罗,以及他们与真正的精英子弟的互动情况以及大学去向。通过招收中产阶级学生和他们赋予的成果,圣保罗想要表达什么呢?翻译质量实在很差,过于网络化和口头化的语言似乎是为了增加可读性。然而,每当涉及到对话的翻译时,翻译腔又太过厚重,译者似乎完全没有社会学的认知,例如将布迪厄的惯习翻译成习性,威利斯的"learntowrok"翻译得也不是学做工。更别说期望能够使用社会学的术语来翻译书中的分析了...在阅读过程中,我几次感到无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