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异质的、不可控的、陌生未知的。由人人经历过的生病、身体不舒服理解,痛苦是肯定性的,快乐是否定性的。)
作者首先由强烈的自我精神切入。现代社会推崇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它带来个人的自证自洽,某种程度上是自我催眠和自我刨削。个人主义和单身主义都是有利于消费社会的,这种被打造被局限的自由模式,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资本发展的。个人主义让我们沉湎在自我世界里,倾向于自我催眠,如现代女性应当强大独立、爱情应该有的样子等等“应该”。所以当我们在一种价值体系里固化时,那我们的自由是什么东西。
受困于爱情的寻找和无果,是因为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自我,拒绝他者的进入和存在,因为那脱离了本人的可控范围,是不安全的,威胁自我意志,谁愿意轻易接受一个失控的自己呢?我们一面完善一个更好的自己,一面却疑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当然这时候人会有自洽的时刻:人本来就是很孤独的、一个人也可以很好地过完一生……其实反脆弱也是懦弱的。但是构成人生命里的幸福感,亲密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所以归根到底,我们还是渴望与外界产生连接,我们还是期望与人达成互相的理解和呵护。
不论人可否得到情感满足,但是仍有生理欲求,甚至这种生理因为情感未被满足可能被放大。在没有爱的性行为之后,参与者常常感到忧郁,那是一种生命徒劳的表现。如动物间的性交、自慰等一切动物性的色欲。色情是动物性的,是脱离个体性的,是自我的膨胀,所以色情之下,人常感到空虚空洞;而情色(情欲)首先有区别于动物的情感,以人与他者的强联系为基础,因是自我与他者的交融而丰富,所以人在彼此真正情欲(如眼神的凝视、肌肤的抚摸以及做爱等)不会是空虚的。
色情只是通过程式化的动作和敏感点,激起人的生理欲望,而不含情感欲望,是无生命力的,是否定性的,人在其中只是一副躯体而已,它仅仅是满足了人的动物性需求。因色欲类似人的吃喝拉撒,所以它是反复性的,而泄欲是不需要个体性来完成的,它是可供消费的,所以总结可得,人的色情是可反复消费的身体元素之一。
某位网友总结道,爱情本质上是等价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始终处于一场争夺较量的游戏之中。两者高低位置由各自在关系中保有的能量、情感需求而决定,而这些本质上是由个人内外条件和自我认可来决定。对方能给你来到什么,取决于你能给对方带去什么的价值,如果这一来一往是平衡,那么两人就会发生牵连,恋情也可以持续下去,但如果两人在能量、情感需求上不对等,也就是失衡了,那么关系就会终结。这总结非常符合现代人商品化世俗化的爱情,这个层面上,人的爱情是否定性的,也不要求我们理解包容对方的脆弱和负面性,顶多是以一物抵一物,它不会上升到一个自我否定又肯定的认识境界,它主张爱情只能带来愉悦积极舒坦,排斥矛盾消极冲突。现代人的爱情核心也以该主张为基础,追求在这框架上实现爱情。为什么爱情不可以冲破该框架可见,我们在认知爱情里,是不自由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拥有了“爱情”,而是消费了“爱情”。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我们一切以自身感受为先,高举个人主义,但这只是肯定了自己的个体性,却去否认了别人的人之为人。其实这是一种自私,很人性论,是不完整的,甚至会发展为畸形,即演变为犯罪行为。这也解释人在自身不完整,抑或是不愿意改善这种不完整的情况下,无法收获一份健康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爱情一定是否定性的真正的爱情应该像是人的生命力一样,是肯定性的,里面苦乐参半,有积极也有消极。真正的爱情是一种英雄主义,是艰难的,因为它要求反人性,需要我们交出自我,放弃自恋、自我中心主义,承认自己身上的脆弱和消极性,同时也允许和接纳他者的进入。这个过程,我们通过他者,我们确认了自己的主体性,重塑了自我。但爱情如果不是互相的,那么一旦爱上的一方,首先是感到失落,“陷入爱河的人首先感到一种衰弱。”而相爱是两人自我的触碰,两个生命的彼此尊重,这个交融过程有对抗、妥协、磨合和重建。正如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里写道:“我至今相信,恋爱是谈了比不谈好。因为在恋爱的游戏场上,人能够深入学习自己和他人。恋爱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宽容和超脱。恋爱是斗争的平台,你要夺取对方的自我,并放弃自己的自我。”
我们如果只是自恋,爱自己的倒影,以爱之名去支配对方,让对方欲望自己欲望的,喜欢自己喜欢的,厌恶自己厌恶的,那必然只能带来失望,因为别人是一个人,有自己的个体性,不可能像一台机器一样完成我们的想象。我们自己本身也不会想变成这样一个被驯化被奴化的个体。我们不可能通过泯灭主体性去驯服一个真正的人。而现代爱情恰恰变成一个安全感为核心的心理活动,要舒适愉悦,使用极端自我主义的方式进行算计,两人的关系极其脆弱,这样的爱到处埋有地雷,所以我常常觉得爱情像极了恐怖片。
我相信客体对于主体建构的强大重要性,这可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而知。主体性也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我们多数时间是没办法决定我们是怎样的人,是外界构成了我们,是表象世界初构了我们的意识,这些意识又构成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世界。爱情则是允许他者进入自己的世界,也迈出自家大门去看看另一个世界,当然哪里都有昼夜之分。
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人人对信息都触手可得。我们所接收的碎片化符号信息,看似大量,但缺乏整体性,是很片面的。我们对各个小碎片的拼凑,而想象出一个区别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化形象或场景。这解释了为何缺乏实际相处和考验的关系,容易生出失望的情绪,进而结束。
其实,我们更像是信息的奴役,某种程度上,是信息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了信息。所以我常常觉得过量的信息会吞噬我、会吸光我。我们一旦习惯于接受网络碎片化的现成信息,就会使得思考能力退化,远离了判断和辩证,看不到更全更大的整体。现代爱情类似,我们看不到对方的完整性,但又追求对方的积极性。
消费主义下,人们选择和愿望之间的偏离。外界带来的选择多样性,如果没有让我们认清我们到底需要什么,那就遭成我们愿望的“破灭”,但深陷其中的人们往往认不出问题,反而是层层递进自己的愿望,越来越在一个积极的否定性概念中沉沦。筛选并没有带来自我认识,而是偏离了自我,也更加消除了他者。我们既不会认识自己,也没发现异质的存在。择偶标准导向了我们的筛选,得出一个标准以内的对象,但人的感情和主动愿望在这个过程面临渐渐地毁灭,人进而失望又痛苦。
作者角度新颖,但又有些点到即止的感觉,且很理想化。他笔下的爱情是走心的,也要走心的痛苦和不堪,是肯定性的,是灵魂的升华,是柏拉图式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而又作用于实际生活的。总之一句,十分理想化,现代人办不到。但是作者在此书中,提出的爱欲远非只是两人间的爱情活动,也不仅仅在写爱情,通过对现代生活的感知:信息膨胀、消费主义带来思考能力的退化和幻想的恶化,造成我们与他者的断裂,使我们远离了一个更宽阔和更健全的世界,这就造成了爱欲之死。
人类社会里,爱情出现的时间是曾经读到过一个观点,即爱情的历史其实很短,它虽然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资本主义的进程则加速其发展。我曾经认为爱情只是文化手段而已,我仍然很疑惑,爱情到底会演化为什么东西,这个时代会发展到不需要爱情这种手段的状态吗?也许等到大家都机器化后,我们自然也不需要去爱和被爱了。
我相信我是能够去爱的,但我并不相信爱情。在一切浮华、虚荣和精饰的表面里,我看到的更多是人的脆弱、迷茫和困顿。在这个缺乏精神家园的时代,个体在消费主义里维护但又稀释自我,在膨胀信息化下弱智化,在自己的倒影里孤芳自赏,在同质化的娱乐里沉沦,在既定的愿望和价值观里自我剥削,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枷锁里挣扎,一个个人趋向机器化模式进化。我们以自由之名、以个人之义,远离了本真的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