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是桐华的一系列作品中,唯一一本我看了几遍并摘抄了几页纸的书。并没有想到它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不知不觉间却上映了,我边看剧边回忆起这本书。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记忆只有零星的片段,只记得了“罗琦琦、张骏”这两个名字。然而,这本书对我产生的影响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生命中。
这本书是我在高中时期读的,那时我还没有开始使用豆瓣。这次“我能说我是为了看罗同学的学习经验来的吗”,而来自友邻的评价中写道:“原本是去咖啡馆赶稿,顺手拿起来看,结果一口气3个小时过去,书看完了,稿子一个字没写。”我在心里大叫,我也是!!!
当初,我正好在高二月考之前,大家都开始整理桌椅,把东西放到教室旁边的柜子上,我正在找东西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本书,上面写着作者桐华,好奇心驱使我将其翻开,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完全忘记了原本的复习计划,一直看到放学。第二天就要考试了。之后,我开始按照书中提到的阅读列表和歌单去读书和听歌,并尝试陈劲的“一目十行”阅读方法和锻炼记忆力(当然并没有成功)。当时我还不知道还有下半部,但上半部已经为我打开了阅读的大门,之后我开始尝试阅读老师推荐的作品,培养起了阅读的习惯。
初中时,我一直在中下游徘徊。高一没有分科,我一下子面临九门功课,有些课程我听得津津有味,有些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甚至还得了我的第一个不及格。那时的我,成绩一般,性格也一般。我不是最规矩的学生,但也不是最不爱学习的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好像这样就能顺利地度过高中三年,参加高考,我的父母对我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一直到文理分科前,我的成绩一直普通,没有进入文科班的重点班。卸下了理科的负担以后,我感觉压力轻了很多,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校的图书馆借书,开始从武侠小说入门。
有一次找书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这本书的下半部,我立刻借了下来,迅速沉浸其中,一边感叹罗琦琦和张骏的遗憾,一边学习罗琦琦的学习思路。看完后,我要求妈妈给我买下这两本书,我想要永远拥有它们。
“考取好成绩,进入好大学”是每个学生从小就知道的目标,但是为什么这背后的原因大家似乎并不明了。看完这本书后,我突然间开悟了,终于明白了“好成绩、好大学”意味着什么,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未来,我对未来有了具体的想象和期望。而“好好学习”不仅仅意味着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付出与收获”的循环,会给自己养成积极的态度。我也明白,设立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之后,每当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很少会半途而废,坚持下去对我来说也不再是什么困难。
从那时起,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上课和做作业不再只是扮演“乖学生”的角色,而是认真跟随老师的思路,写作业是为了复习和巩固知识。
当时,我们的地理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班主任。他来自竞争激烈的山东,而我们所在的省份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他面临一种强烈的不适应。他功利、直接、以成绩为导向,也做了很多伤害同学的事情,但他的教学还不错。我不喜欢他,但这并没有影响我跟着学习。
爸爸知道我不喜欢班主任,也察觉到了我的“校园恋情”,在寒假的一天,他拉着我坐在沙发上苦口婆心地劝了将近一两个小时,但我对此毫不动心,也不想解释什么,因为我知道他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这些事情对我没有任何影响。
逐渐地,我的成绩逐渐好转,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的位置,超过了很多重点班的同学。学业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大的负担,学习压力也不大,甚至还有一段短暂而有些荒谬的校园恋情。
“我不害怕未来,只要我努力,我可以掌握我的人生。”这句话成为了我未来每次做出决定、每做一件事情时恒定不变的信念。即便在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也不会因为不确定而束手束脚,我知道不论选择什么,我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如今的我,并称不上多么厉害。
至于书中那些青春少男少女不成熟的情爱,我曾经深刻理解罗琦琦和张骏之间的青春自尊和纠结,深深为他们的遗憾而叹息。
如今,在经历了几年的“女权主义思潮”冲击后,重新阅读这个设定,我对其中的问题有些微词。女强男弱这种导致感情破裂的情节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但是,谁没有过去呢?谁没有学习过“女权主义”的阶段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