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我,治愈我…别创造我,也别摧毁我…
看依井贵裕的《夜想曲》,就和看冈嶋二人的《克莱因壶》一样,都是不能跳脱出创作年代去看的作品。
《夜想曲》中现在看算是老梗的主设定,放到24年前还算是既少见又独特的叙诡绝活的。前期所有让你感觉存在很朦胧的伏笔一经收回的那刻,真的会在收获头皮爆炸快感的同时连连感叹“怪不得会那样”以及“果真是这样”。
不过因为创作年代较早,故事里用于解谜的道具时代感很重,比如要去知道随身听的磁带在正常播放和快进速度下是不同的卷绕状态。而且作案的关键还利用了日本当时比较特殊的调休制度,这肯定不是读者当下能了解到的,所以从解谜参与感上来说,这部的体验确实会大打折扣。
但饶是如此,对《夜想曲》我依然很是喜欢。
.
比起很多部作品里厌女气息浓度高到掩盖都掩不掉的岛田庄司来说,依井贵裕很难得的在《夜想曲》中提及了日本在父权制社会统治下严重的厌女现象,他直接就让作品中的角色议论书中的男主人公樱木和己:“他的确是个帅哥,但他那个人打心底看不起女性。”
而樱木会行成这种观念的原因,也来源于在剑道师父亲自幼的打压教育。
只因幼时的樱木天性内敛身形纤弱,让期望他能拥有古代武士风范的父亲不满,便遭受到了来自父亲的长期暴力。这令樱木的身体和精神濒临崩溃,弱小的孩童无力反抗这种强压父权,能做的也就有逃避自己,和逃避周遭的一切……
这种逃避催生了另一种新生,一种在诞生初始就注定被摧毁的存在。
.
当然这里举例说岛田庄司,没有说他的推理写的不好的意思(怎么可能不好orz),只是说他故事中的设定有在投射他的思想倾向。
我看书的选择没有很排他,我始终认为你得去看去了解,才能知道这世界的差异。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也曾提到过,哪怕是在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也如加藤秀一所言:“随处可见对女性主义充满戒备的奚落和露骨的恐同的言辞。”
.
在全文结尾,故事中轻轻地响起了肖邦的《夜想曲》,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有缘分的是,这部《夜想曲》也确实是在“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但也不仅仅是爱情。
书中双重凶手的叠加模式,也让故事中的一些话更有了双关的意思:“谁会为了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等十几年呢。”(p157)
她会。
她也会。
.
Ps,推荐阅读史蒂芬·金《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园》,看《夜想曲》的过程中因为人物设定有相似之处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哈哈,不能再多说咯,再说几句就真的打明牌泄底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