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曼宇宙三部曲之一,作者是理论物理学家,同时还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是跨科学与文学任职的开先河者。我很喜欢。这本书秉承了作者一贯的风格,用浪漫色彩浓郁的文笔将已知的宇宙娓娓道来。整本书收录了七篇随笔,作者从七个视角切入,分享了他对于宇宙的思考。偶然的宇宙:在亿万年岁月的演变中,我们所存在着的这个当下的宇宙,是无数个可能的宇宙中的一个,其形成具有偶然性,而我们这个星球恰巧温度适宜、环境中的各种元素齐全,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化出了有机的生命,我们偶然存在于此。短暂的宇宙:相较于整个宇宙可拥有接近无限的万亿光年的时间,我们的地球可存在的时间太过于短暂,从时间或空间上看,人类几乎接近于虚无。精神的宇宙:相较于由原子为基础单位构造出来的物质宇宙,生命体所拥有的意识无法度量,目前的技术水平也无法感知,但我们都能清楚认识到,意识所构成的精神宇宙也同样宏大。对称的宇宙:宇宙中的对称性已经嵌入了我们的基因中,致使我们一般很难关注到这一神奇。每一片雪花纹路不同但都是六重对称、鸢尾花是完美的三重对称、中心对称的蝴蝶翅膀及蛛网等。对称性构成了宇宙的基础。浩瀚的宇宙:宇宙的广阔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这篇随笔中有一句特别戳我,特摘录分享。“星系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200万光年。倘若有一位巨神,不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在宇宙中悠闲地漫步着,那么在他眼里,这些星系,就如同灯火通明的宅院,散落在乌黑的太空乡村之中。”规则的宇宙:雪花的对称会吸引我们,天空中千变万化的云朵也能吸引我们。我们钦佩那些活得正直而理性的人,也尊重那些打破常规的特立独行者。我们偏好确定性强的规则,规则保护我们,但每一次规则的突破,能带来技术的变革、生命的演进。非具象性的宇宙: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与世界联结的方式,Z世代、千禧一代已经习惯了互联网所营造出来的虚拟宇宙,对世界和宇宙物理性的变化感知钝化,已逐步脱离了事物本身。作者对这样的变化感到担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好像感悟到阅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意义。阅读让我了解宇宙无垠的浩瀚,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愚钝和渺小,让我体会到生命的偶然,懂得发现生命中早已被忽略的那些奇迹。生命本没有意义,我们的存在本就是神迹。这本随笔真的很美,看完后会迫不及待想要拓展自己认知的边界,按头安利小伙伴们阅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