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希金时代开始,俄罗斯文学因其背离欧洲形式的集群而伟大。如今几乎所有世界的文学都选择与其背道而驰。看似披露现实的皮相下潜藏着虚伪且媚俗的迎合。什么时候开始,暴力和残酷成为了现代小说的流行趋势,导致大多数人认为那样一个时代的特征唯有残酷:妇女被虐待,孩童被虐杀,成人的思想遭禁锢而不自知,甘愿做政府的奴隶,一九八四的复演等等。这种论调难道比宣扬一个乌托邦时代更加可信吗?我更愿意相信,在那样一个时代,在所有时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们也是那样恋爱,那样嫉妒,那样探索真理,那样行善,那样耽于情欲。在上流社会,人们也过着复杂的精神生活,甚至比现在更典雅,而非专横和粗暴。讨论一个时代,抛开最高阶层同其他阶层的格格不入、阶级矛盾、当世哲学、教育、风俗习惯等等,而偏偏去选择最能勾人脆弱同理心的文字。这种精神层面的地域文学对文学的害处远比所谓的“鸡汤”来得大,对苏联历史的反思不过是反向感性的单一产物。书名取得倒是不错,用二手时间写出来的二手读物,夹杂在严肃历史和虚构小说中间尴尬的纪实文学居然能拿下15年的诺贝尔奖文学奖,在我看来比16年的鲍勃·迪伦更让人匪夷所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