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本人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认为之后的作品都是为了超越这本书。但是整体来看,整个故事在接近尾声时才拔高了一点价值,前面真的太冗长、平淡了,一度让人犯困。
最近看了很多日推小说和日本纪实性犯罪小说,再加上这本,就给我一种,日本警察真的很“无能”的感觉。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层出不穷的疑问,一旦警方确定了凶手,他们就可以无视其他的和真凶有关的信息,草草结案,完成自己的工作!说到底我觉得这个故事悲剧的根本原因,不是白石杀人没有自首、不是仓木替白石隐瞒罪行,更多的因素就是因为日本警方的“无能”!他们屈打成招、无视证据、冤枉良民,把莫须有的罪名扣在了他人头上,才会导致这一系列悲剧!
最近看的《足利女童连环杀人事件》真的让我感受到这一点!本书33年前的那个案件,1984年,那时候的日本,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所以造成这一悲剧是合理的。
三个家庭的悲剧,各有不同。仓木家的悲剧,是仓木觉得因为自己的包庇,才导致了他人自杀,毁了别人的家庭,他一直很内疚,最后得知自己癌症,决定独自背负这一切。但是他却让自己的儿子和真,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社会谴责!
白石的家的悲剧,是白石杀了人,虽然是个败类,但是杀人就是犯法,他也害了一织惠一家,使他们遭到世人唾弃,最终自己也惨死在他人手下!留下自己的家人继续受到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织惠一家的悲剧,是他的爸爸蒙冤在警察局自杀,并且被扣上了杀人凶手的罪名,导致他们一家无法在社会立足,最后儿子因为性格扭曲,而犯下杀人罪名。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还是在讨论一下问题。比如说,家属杀了人,对子女的影响,但是这个话题在《信》这本书已经描述得深刻了,“没有歧视和偏见的社会,是人们想象中的产物”,偏见和歧视是必然会存在的,家属一定会在社会上遇到不公,如何面对这一切,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才是关键。
《信》中告诉我们,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幸福,但是也要经历很多挫折,向往劳动,义无反顾去奋斗。白鸟中的少年,从小感受到了杀人犯会被大家害怕,想体验杀人的感觉,这又是另外一种极端!或许东野圭吾是想告诉读者家属犯罪后,青少年会走向另外一条极端道路,从而告诫我们不要犯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