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找到Insel的版本就先打卡英语版吧)
这本书的结构和主线很容易让人想起《布登勃洛克一家》乃至《魔山》,同时也使人鲜明地感觉到,虽然同为“西方的没落”,德意志市民与维也纳的境况相异:前者是衰弱,不断地向内、“退化”;而后者则是外部的崩解。无比谐和、辉煌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一朝崩裂成春之祭。因此布登勃洛克的衰落以叔本华为引,以身体的疾病为喻;而Trotta的衰亡则以外部环境为征兆。TrottaskonntendemKaisernichtüberleben,nochderKaiserdenTrottas,undbeidewarenSymboldesÖsterreichs.只是这种象征失于过分显明,当Trotta与弗朗茨·约瑟夫同时死去时,其冲击力便不如蔡特布罗姆的乞告:愿上帝宽恕他们,我的朋友——我的祖国。
除曼氏作品(某种意义上也是教养/反教养小说),还可与Bildungsroman对比。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也是一部教养小说:主人公求学、服役,经历Affäre,体会离别的痛苦、堕落的危险,但这些经验并没有使他成为一个“成人”,迷惘、失败缠绕着他,这让人想到Heinrich;而最后战争爆发,主人公选择死亡,则使人想到HansCastop。教养小说的核心Motiv是漫游与还乡,这一动机在本书中也可以见到。Trotta家族因救了皇帝而显赫,第二代继承了荣光并努力维持其尊严与荣耀,而第三代却开始思念Sijpoje,作为异乡的故乡、作为故乡的异乡。这种双重性预示了还乡的无望,主人公必须永远困在迷惘中,除非走向死亡。
而这让我们再次看向HansCastorp。实则Roth给出了这两位主人公之间非常明确的联系:Hans耳边回荡着Lindenbaum走向死亡,而Trotta耳边回荡着RadetzkyMarsch。菩提树是德意志家园的低吟,而拉德斯基进行曲则是帝国的挽歌。Trotta最后的死——拎着两个水桶,不像是士兵,却像是一个斯拉夫的农民,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他的返乡,但却是在战场上。这又构成了一种悲剧的讽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