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不到2小时读完这本李翔对芦苇的访谈录。跟书的目录比,书的内容意外地轻松有趣。
1编剧应该“边缘化”吗?
说来惭愧,看这本书之前,不知道芦苇是何许人也。看完之后,知道是《霸王别姬》、《活着》等电影的编剧。这两部电影的导演陈凯歌、张艺谋,对于老百姓来说,名字如雷贯耳。就是其中的主演,也为大众所熟知。
但是构造了电影整个故事肌理的编剧,若非圈内人,还真的很少有人知道,仿佛在电影中是个边缘化的角色。
电影本质上是一个集体创作,声光电交织的综合艺术。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是各方努力的结果。可是,没看这本书之前,我竟以为只要一个好的导演,几个出名的演员,一部电影就凑成了,就能上映了。
编剧?不是找个大IP改编一下就行了吗?要什么专业编剧?
芦苇告诉我,不是。小说家和编剧是两个行当,隔行如隔山。
编剧在电影中绝对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边缘化角色。没有好剧本绝对没有好电影,因为最先孕育电影内容的就是编剧。很多电影的编剧都存在基础性问题,所以电影也拍不好。
2对电影负责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混电影圈的,不管之前是什么身份,都想弄个导演当当。演员去做导演,编剧也去做导演。
李翔问芦苇,你想过做导演吗?你想过做演员吗?为什么坚持做编剧?
芦苇既做过导演,拍过一部片子,还获了奖,也做过演员,跑过龙套。但他不想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他觉得中国的好导演还有一批,但称职的编剧比较少。他还算称职,所以就去做编剧。
当李翔提出,好导演也缺的时候,芦苇说,自己当不当导演根本不重要,重要的事有没有好电影,这是我关心的问题。
在和其他人合作拍电影时,他沟通的第一原则是,有利于电影拍好就行。电影的合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对电影负责。
芦苇心中好电影大于一切,甚至大于他与朋友的关系。为了心目中的好电影,芦苇得罪了很多人,把陈凯歌也得罪了,张艺谋、王全安也得罪了。譬如芦苇在观看陈凯歌《无极》首映式后,对着记者把真实的观影感受讲了出来,骂了个狗血淋头。从此他和陈凯歌互不联系。
他说,电影是公器,不能因为我是你的朋友,我就拍你的马屁,那对你也是误导,对你也不负责。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芦苇一直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他说他适合写正剧、悲剧、传奇,科幻、都市爱情写不了,根本不了解。一个人不可能什么类型都成功,只有跟你天性最吻合的类型才是最适合你的。
当一个人真正有学识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局限,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是真正对自己了解。换个类型还能成功的人有吗?有是有,太少了。
对于导演也想做编剧这种趋势,他评论:还是应该有分工,人的精力有限,还是应该由专业的人员来完成专业的事情。跨行也不是不可以,但对于投资大的电影,最好是各司其职。导演有编剧的功夫,把导演的工作做扎实,对电影会更好。
4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似乎天然是矛盾的,常常是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
但芦苇编剧的这几部电影,既有艺术性,值得反复回味,票房也很好。
这是为什么呢?用芦苇的话说,自己一直有商业压力,你用别人的资金,还是要把资金给投资者偿还回去。别人给你钱做一件事,你应该对这钱负责。
我是艺术家,我不管生意,这样想不太负责。自己当自己的艺术家去,干嘛用人家商业的钱?用了商业的钱,就必须给商业有回报。这是职业道德。
所以他永远是在商业性的前提下,再来考虑艺术性。
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看完这本访谈录,我又看了一遍《霸王别姬》和《活着》。
芦苇认为《霸王别姬》是一部合格的片子,但是和经典比,比如《教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不常看电影,也没看过几部经典,对于这两部电影与经典的差距,也没什么资格置喙。
不过,看完之后,觉得这两部电影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细节也很到位,值得反复琢磨。
突然想到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也许并不只是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只强调阅读感受的个性。反过来也是对一部作品的评价,一部好的作品,意蕴应该足够丰富,足够复杂,能让不同的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品味。
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霸王别姬》和《活着》都是好作品。看完这本访谈录,也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有了点希望,至少有编剧从未放弃做好电影的初心。
(本文首发于沙更浪公众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