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来捋捋人物的描写吧。
希礼,若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会感觉他是一切混乱的根源。可实际上他却更能影射出现实的人的影子。一个充分适应了出生环境的人在遭遇巨大变故后的样子。他已经完美融入了过去的方式,在面对新的世界时,纵有心也无力。更可悲的是他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一点。支持他撑下去的不过是过往的荣誉,自己的骄傲和其他人,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是他唯有的快乐了。在情感上,书里也点的很透彻了,他一直知道媚兰是他的梦,活生生的梦,可他宁愿自己去做梦也不去看她,可正是曾经的错误使他一次又一次看不清自己现在的心。他就像一个警钟敲响了读者,过去和现在的分界绝不可模糊,一味的向后看就永远无法获得超越以往的幸福。
媚兰,完全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放在全世界都是统一的标准。即使有暗示过她猜想过思嘉和希礼的关系,但无论是真的信任,还是为了维护思嘉,在最终时刻她都没有说出口。但此外她也有自己的意志,即使瘦小的身躯不能承受,她也敢拿起长剑守护思嘉,面对群舌坚定不移,包括想生第二个孩子,都是她同思嘉如出一辙的固执带来的命运。但相比思嘉,她多数时候都很随意,只是牢牢守住自己不可动摇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奉献她的一切美好。
瑞德,也是一个理想化的角色。他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因为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也能轻易地让人们对他的看法从一个极端偏向另一个极端。机会主义者,却有时候会被自己的情感所震惊。他深深的爱着思嘉,可却无数次的被思嘉如蛮牛般的撞倒。尽管有时候她是无意的,有时候是误会在其中。但长时间的失望让白船长也不知所措,甚至将幻想寄托于自己的孩子邦尼身上。可最后还是破灭,甚至被思嘉称为自己亲手杀了她。不过她不也亲手杀了他吗?最后的对话里才真正明白了白船长在一本书中所有的来自思嘉的压力与痛苦。也让读者清楚,爱是真的会枯竭的。很不幸,但这是事实,他枯竭了。
郝思嘉,全书的主角,所有笔墨最终的目标。最开始一个无知傲慢的小姑娘,一时受不了的刺激让她结了婚,这对她没有什么影响直到战争。她回到塔拉的旅途,失去源于母亲力量的绝望,在塔拉她第一次清醒,开始为了生存而活着。此后便不再在乎他人。直到媚兰的死去,她才第二次清醒,真正意识到自己情感的饥渴,对媚兰和瑞德的依靠。虽然对希礼的爱是道横梁,但在两次清醒间也是这横梁给了她支撑的理由。可惜她不善分析,情感如同孩子般的匮乏,导致了许多本不该有的后悔与误会。其实弗兰克的死也该算一次转折,可思嘉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她不一定懂,但她从没有被击溃过,她儿时的自信和爱尔兰人的坚强让她不断试着爬起来。无言,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了。读者好像知道她所有的一切,但又好像她对白瑞德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一团火,又想让人主动靠近,又怕被火光所烫到。
结局稍显仓促,她对希礼的明悟应该在他们第一次像朋友一样靠着的时候就发生,可惜有人打扰,可惜希礼自己不明白。白船长和媚兰试着挽回两个家庭的计划好像成功了,可代价却如此惨重。原本迷失的人回来了,可惜山南水北,物是人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