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换一家公司,换的工作一个不如一个,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好工作?
来不及喝早晨的第一杯水,就已下班,天微亮就出发,月亮顶在头上才从公司出来,周末时不时被催加班,到月末统计绩效时,成绩平平,无论怎么努力都拿不到好结果?
眼见毕业快15年了,身边的00后不断涌现,顶着上有老下有小、入不敷出的压力,同时担心中年危机,薪资却稳步不前?
……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自己的工作没搞好,孩子升级过程当中状况频出,剪不断理还乱。
若遇到的问题,不知从何处着手,计划天天做,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总不能达成目标,做着做着,就不了了之。
不妨看看《洋葱思考法》这本书。
《洋葱思考法》分别围绕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全方位思考,包含两大部分内容:思考的八大步骤和思考的五个层级,并辅以具体的案例进行解析。深入浅出地阐述,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接近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日]芝本秀德(HidenoriShibamoto),自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家IT公司,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从事汽车电子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后成为软件开发项目的负责人;现为ProcessDesignAgent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营咨询、进修培训以及研讨会的活动策划等,擅长流程设计与执行力提升。目前从事管理者培训、PMO构筑与销售管理咨询工作,同时致力于写作、演讲等活动。
作者通过深度思考梳理出做咖喱饭的流程,用可视化的结构分析“水槽异味事件”的整个脉络,用大量的详实案例,步步拆解思考的步骤和所达到层级需要的技能。
(一)思考的八个步骤:
1.设定问题(感知现象):现象是客观的,感知是主观的,找到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偏差,才能看清真正的现象。
2.了解现状(收集事实):跳出当下,用全局观分析全面收集的事实信息。用“假设-验收”过程中收集想要的事实,并不断重复,与错误交朋友。
3.分析原因(结构化处理):把各个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化处理,将现象结构可视化。
4.制定解决方案(设计结构):多个角度思考,不断调整原有结构,设计一个不会再发生问题的新结构,而不是改善表象。
5.评价解决方案(做出选择):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6.计划和模拟实施(切换到行动):用一套标准的计划知道“怎么做”,而不是用解决方案来指导“做什么”,行动的过程当中产生偏差。
7.正式实施(监督和纠正):在“怎么做”的引领下,不间断监视,第一时间注意到产生的偏差。
8.反思(汲取教训):复盘,评价计划的落实程度,从PDCA到STPD。
(二)思考的五个层级:
1.看表象,正确阐释概念;
把不熟悉的事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解释,训练下定义的能力,讲给他人听。
例如,用公式法,价值=功能/成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
易混淆的概念,用图形、图表法进行对比阐释。
为了看清表象,需要不断培养概括和提炼要点的能力。
2.找关联,建立逻辑关系;
搞清楚事物的逻辑,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有先后顺序关系,是补充关系,还是逆接关系。
工作中的六种关系,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方法、输入与输出、扩大与均衡、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
3.搭结构,优化思维结构;
用“原因与结果的结构(5why分析法)”、“三段论法:前提——大前提——结论”和“
图尔敏模型”等,将论证结构化。
4.寻本质,探寻本质规律;
抽象化的关键内容就是将不同的东西看作同类的东西,并且舍弃掉所有的不同点。找到相似和相悖之处,用语言进行描述。
5.抽象化,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方法都学到手了,不练怎么知道达到哪种层级了呢?
芝本秀德提出的“小白——菜鸟——初级——中级——高级”进阶之路的检验标准,可供参考:
(三)深层思考,遵循“守、破、离”三种境界:
1.守:看懂现象。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懂内涵,守规矩;知道秘诀的人与不知道秘诀的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概念的理解。
对各个分解动作都十分熟练,并不断进行实践操作,技能也会出众。技能最终是各个分解动作的一种组合形式。
2.破:透过现象看本质。
完成“守”的全部动作,并坚持到底,达到一种拨开迷雾见天日的境界。
3.离:拥有自主的思考能力。
掌握思考的各项分解动作,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组合方式,拥有自主的思考能力。
一遍看,二遍练,三遍重复练。
最后,祝你脱离烦恼星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