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个人和组织该如何发展,灵魂才不再饥饿? 管理哲学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Handy),在这本《饥饿的灵魂:个人与组织的希望与追寻》里,用其充满人文情怀的深刻思考和温柔劝导的文笔,为未来提出了建议。 该书一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的隐忧,其中蕴含了作者对金钱、市场、竞争、效率与效力、梦想与实践的思考。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追寻自己的人生,探讨了为何以及如何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第三部分主要讲述迈向可敬的社会,阐明了社会若变得可敬则需要在教育、个人和政府责任上重新思量。 该书在阐述观点时例举了许多实例,许多奥涩难懂的概念比如说“超国家企业”、“职业经理人”、“天竺葵理论”、“E元素”、“权力补贴”等都显得通俗易懂了。 可以说,这是一本为我们这个时代而写的书。
效率或许是社会永续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它和所属的经济模式却无法带领我们找到渴望的答案——生命的意义何在?
一旦经济问题获得解决,人类的传统目标将被剥夺,也将面临真正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将会面对的问题——如何活得有智慧、活得惬意且圆满。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新的认识,也是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汉迪所提出的“适当的自私(ProperSelfishness)”概念:
人生若像在钢索上行走,那么手持长杆的一端象征着自己的想要(Wants),另一段则是他人的需要(Needs),我们必须努力聚焦于中间的平衡点,才能稳健前行。
这个平衡点正是汉迪所谓的“适当的自私”。
他认为,人生的整全(灵魂的安足)必然始于对自己的认识和关爱,每个人都应该走上发现心中最好的自己这趟旅程,然后推己及人,将关注转移到周围人群甚至世界层面的需要,给与承诺、负起责任,贡献最好的自己。
这本书也给了我许多思考和启发,也让我对承诺与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人生是个发现的历程,发现我们是谁,能做什么,最终则是我们为什么存在,相信什么。
我们都需要一个关于“人生可能有什么”的梦想,具备一个崇高的目的,并且怀抱着可敬的野心,才有精力在这世上走一遭。正如澳洲原住民所说的:“你希望看到世界有什么改变,你就必须变成那样。”
过内在导向的生活。人并不只靠理性活着。只有在界定了“自我”之后,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才能理性的筹划和行动。
虽不确定会如何结束,但重点是旅程本身。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种自我存在的方式。
有足够的现在,未来才可能更多。
学着说“不”,看得出什么程度是足够了,知道丰足的感觉如何。要是你不知道什么是足够,不管是物质还是成就,你将永远陷于为自己打造的牢笼里,无从得知牢笼外的世界。
足够的标准定的越低,其实也越早可以尝到丰足的滋味,也会觉得更自由,因为这样,你可以越早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需要归属于一个格局较大的东西。
崇高的滋味将告诉我们有一种比自身更伟大的东西,以及人生无限的可能,重视生命中那些非物质方面的意义,它们暗示了一种持久的真实。
不要:渴望的贫乏。
大自然、动植物、星空、各种形式的艺术、性格品质等等,这些都可以提供给我们亲炙卓越与崇高的计划,当然,也不必老是记挂着美好的事物一定在外头,最可能的还是在自己身上找到。
关怀他人以至于忘我。
起码留下点东西,证明我们影响了某个人。我们即需要关心自己如何在危险且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也应该对他人的需要付出相当的关怀。
自尊来自于责任,我们只有在学会了为他人负责的时候,才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我们跟世上其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即是所有道德与伦理问题的核心所在。
为人所爱,感受到真正的关爱之情,是了解自己的最佳基础。只不过这里说的爱的意思相当于“无条件的正面关注”。在一个你可以得到无条件的证明关注的环境里,你会发展出不可思议的韧性。
更重要的是,为了彻底做自己,我们需要他们,因为要是没有周围的人和事物让你练习这些美德,你又怎么可能变得善良、亲切或是德行出众呢?
为他人所做的善行,才能激发出我们最好的一面。
总结一下:
找到这几项,激发出属于你的“英雄之旅”,你会有活下去的理由。
如何能找到?
“适当的自私”是一种乐观的哲学,因为它相信人终究是正直而可敬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之念,因此人的社会企图控制恶念是合理的。
不过人生绝大部分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你把人设想成最坏的,而且也表现出来,那么他们往往会证明你是对的。如果我们设计制度的原则是基于人是不能信任的话,那么那些人也不必费时博取信任了。反过来,如果你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也可以信赖的话,他们也常常会如你所愿。乐观的人总是失望得多,但人生若没有希望,可就太黯淡了。
前几天在家附近散步,在公园里,看到一对母子在庄重地、严肃地埋葬一只麻雀,自己不知为什么,就这么被这一幕感动了。
在《无缘社会》一书中说,人如果太孤单了,就会失去效用。
无缘社会造就了这样一批人:
原子化社会的画面实在是太夸张了。
老龄化的惊人发展速度、血亲关联的乏力、雇佣状况的恶化、地域关联的丧失、进一步使得家庭这个社会最小单位本身日趋孤立。这是人们难以承受的现实。这也是无缘社会正在扩大形式下的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绝非事不关己,他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基本的需要——人情温暖、治疗、深刻的精神体验。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角色,才能够生存下去。
无缘社会加速扩展,因失去关联而孤立的人正在不断增多。但是,变得孤立并不可怕,希望孤立的人展望一下自己的周围,在你的周围肯定有只需要伸手就可重新建立起人际纽带的容身之处。
因为,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场所,就能够生存下去;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人,就能够生存下去。
只有我们都能拥有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不忘怜悯弱者的温暖的心,才能防止我们变成越来越冷漠的“无缘社会”。
相关阅读推荐:
1.《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隐性而强大的力量”
2.《重塑组织》|生命拥有“本自富足”的能力
3.《马奇论管理》|“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增加无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