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就是在低语,在它黑暗的夜晚中,在它掩盖白天光芒的努力中,在它寂静而又疯狂的工作室中,绘画在低语。”
试想,在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有颜色的物体。一幅画(素描除外)通过颜色再现了这些对象。但这些又与自然不同,与人相同,与物不同。在我看来绘画无法调出真实的颜色,它只能或多或少地复制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色调。问题不在于画家有多少才华,而在于他或她的作品的本质。画家使用的色彩媒介(油画、水彩)对我们眼睛的影响不同于赋予物体不同颜色的光线。无论画家如何尝试,他/她都无法超越调色板的狭窄界限。他/她无法赋予画作里现实中物体所具有的那些颜色——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远不及图像(由摄影带来的)。
鉴于此,或许需要重新定义绘画的价值,或者更准确地说,为绘画创造新的视角。
其实在我看来,生活也并不能用画来表现,模仿它是没有意义的,这意味着它必须以一种单独的绘画方式在画布上重新被创建。这就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以印象派、立体主义、至上主义和许多其他名称出现的绘画理论和流派背后的理念。画家拒绝再现自然的想法标志着图像和绘画之间的决定性分界。“绘画”继续以它自己独特的方式行进下去,这便是我最初对“绘画反对图像”的看法。
在阅读了汪民安教授的这本近年来的艺术评论文章合集后,颇为喜欢,但我无法说自己读通了多少,文本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看待艺术的态度和提供看待艺术的视角,当然不仅仅是绘画。书中涉及种类也颇多,油画、水彩、水墨、线条、雕刻、青铜……
说回看艺术,早期人们与艺术作品的自由、选择性和个人交流的想法被视为受过良好教育和享有特权的社会精英的受过教育和文明的行为,而在现在也越来越普及,但似乎圈子依旧很小,但无法改变的是,这依旧是一种人类主观体验模式,源于早期关于神圣或宇宙之美和崇高的观念,并演变为对美术作品和表演的无私、非政治或非意识形态沉思的独特文明形式。
加之大多数艺术作品本身自带的模糊性,一直吸引着艺术家,他们经常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在艺术作品中探索它,因此需要具有想象力的观众做出适当的细微差别反应。
无论是绘画还是图像,最终还是取决于观看者,艺术家会从主题、创作到最终结果来观察绘画的各个方面。然而,最终,情感联系必须打动观众,无论他们的艺术教育程度如何。因此,尽管没有经验的观察者可能会错过绘画过程的某些方面,但他们仍然可以喜欢它、欣赏它并选择在家中享受它。
正因有时间、记忆、思想、情感中的波动时刻——所有这些都是真正的人类技能,才有了被创造出的一件件艺术品,而不是仅仅视觉上看起来很漂亮的东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