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了一下读书收获:
1读这本书前,“县城”在我脑子里很模糊,模糊到我以为它只是农村的一部分。我是在这本书中,在贾樟柯的镜头中,发现了中国的县城。
2对记录电影或者叫做像纪录片的电影有所了解。过往我几乎是没看过这种由非职业演员演出的记录类电影的,更多是被商业片或者艺术片吸引,读这本,为我打开了新的视界。
3电影是一种语言,也是一个记忆装置。他可以说方言,也可以说普通话,他可以承载充满真实感的真人实事,也可以承载雕琢打磨后的充满艺术感的故事。
4如何去理解电影是一门大众的艺术呢?贾樟柯提到不管是拍艺术电影还是拍商业电影,都应该去想一想这个问题?但在我来看,大众性是个相对的概念,多众算大众?多众又算小众呢?艺术电影本身就更容易失去大众性吗?比如我很喜欢“程耳”的影片,喜欢他那“做作的、嗲气的、拿腔拿调的”电影口音。《边境风云》《罗曼蒂克消亡史》《无名》都非常喜欢,不仅喜欢那种充满艺术气息的电影质感,更有每看一部都能获得一次乐高的拼装的体验和乐趣。但是对程耳电影的评价就很两端,《无名》就是爱的爱死,恨的恨死。所以这个大众艺术并不好界定。
5《小山回家》这个电影对贾樟柯的意义在于,虽然伴随各种质疑和自己对片子质量的不够满意,但他坚持让这个电影走完全部的流程,从筹备写剧本、选演员、到拍摄、剪辑、放映、交流,再到去影展。完整的走完了一部电影从筹备到发行、宣发、参展的全过程。所以,只有先跑通,才谈得上优化和创新。对我们做其他事情非常有借鉴意义。
非去追求胶片原来的风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