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契机有点特别,并非是被人推荐或者自己发掘的,而是张江读书会9月的书单赫然在目。加之清单上的书都很有名,算得上是在上海这么多年来最有文学性的书单了。在跟四月电话时,我也一再表露这个意思,非常想要加入这样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读书群体。不过不巧的是,持续几周的时间里,我们都因为行程安排错过了,不过这本书倒是按时读完了。
相信大部分接触奥威尔作品的人都是从1984或者动物农庄开始的,我也一样。我第一次读奥威尔的书是《动物农庄》,一本精装的小册子,印象很深刻的是,书的封面印着一只龇牙咧嘴的猪。相比与1984和动物农庄而言,这部作品的风格其实有所不同。虽然奥威尔保持着一贯的写字风格,但是不同于前者的讽刺意味深长,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纪实作品,故事性也更强。
对于流浪汉、失业、政府指导性政策和社会底层的描写颇有感触,其实在90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那些刻录在社会群体中的思想信念也始终未变,我想真正有所改变的反而是政府能力提供了社会保障,是社会技术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如果这两者稍有懈怠,相信在今时今刻仍然会复刻巴黎伦敦落魄记中的场景,或者说在今时今刻的某个地方,这些故事正在上演。
政府的指导性政策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本质仍是以维持社会稳定性和小部分人的利益为目的,所以让大部分非既得利益者劳碌于基础生活需求是明智之举,失去思想的他们才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为底层人民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并非政府的首要目标。当然,虽然奥威尔的纪实描述很打动人心,在文章末端对于社会建设意见的内容凸显出一位作家对于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缺乏一定了解,暂且不论政府的指导性政策是否可以满足奥威尔的想法,让福利院建设半自给自足的生态几乎不存在现实意义,流民的出现一方面是特定群体的选择,另一方面仍是失业导致的,社会运转无法提供足够让所有人生存的岗位。我们现在的社会每隔几十年都会经历一次,只待新的社会技术革命来完善。
看完这本书的时间刚好是凌晨,这本书前前后后读完一到一周时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个小时便读完了。希望这样的生活状态能够持续下去。晚安。
——2023年9月10日凌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