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侯振龙译注中有关用间的内容如下:“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兵法》第十三篇讲述了如何利用间谍取得战争胜利的计划。间谍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在实战中同时运用这些方法会使军事行动更加隐秘,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分别指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对待敌军。掌握了间谍运用的技巧,就能够以微不足道之力攻城,这算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战术。
作者孙子,名字叫孙武,他的祖先是陈国的后代。然而,由于皇位争夺的失败,他的祖先被贬为大夫。后来在齐桓公时代,孙武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并改姓田氏,他的家族便世代为官。后来,由于取得了战功,他们才获得了孙姓。孙武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期,社会非常动荡,战争频繁,思想有着蓬勃的发展。《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一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环境对孙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因为作者生长在军事世家,耳濡目染,同时又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孙子兵法》共分为十三篇,涉及了作战用兵的各个方面,逻辑性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里面蕴含的谋略实在令人钦佩。每篇都由“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和“评析”五个部分组成,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
“三十六计”指的是整本书中的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和并战计,以及败战计。其中,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包括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包括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其中,走为上计是最后一计,意思是即使情势对我们不利,也必须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胜败乃是常事。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必须保留力量,找到失败的原因,最终要东山再起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地放弃或逃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