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不少苏东坡相关的视频,极其膜拜苏东坡豁达的人生态度,所以最近就打开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这本书让我想起来之前听过的一个观点,读书是用你自己的阅历去和书对话,所以“你”也很重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实话说,是因为哪怕这本《苏东坡传》盛名在外,但依旧不是契合我的那本。看完以后,我有一种不满足感,觉得还是应该再看看别人笔下的苏东坡。在当当找同类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书评,形容林语堂先生的这本“浮光掠影”。这个词瞬间击中了我。后来,我和朋友交流了一下,朋友笑说“你可以把它当成散文看。”
林语堂先生的语言还是非常美的,我经常被一些文字打动。比如全书最后一句:“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不过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当然,我在这本书也是汲取了养分的,就比如:“甚至才高如苏东坡,真正的生活也是由四十岁才开始的。”再比如苏东坡上表朝廷的内容也被一次次拖延,甚至事过两年都没有动静。再比如哪怕如苏东坡,在面对无力解决的朝廷问题时,也会想要恳请外放去亲近自然。看苏东坡的人生跌宕,也确实能让今天过度焦虑的自己有一些释怀。
但可能是我的阅读还不足以支撑我领悟这本书,我能浅薄地从中看到苏东坡的一生,从才华横溢的青年,到求取功名、志得意满的中年,到在官场浮沉、乐观面对变化的几次贬谪。我也能浅薄地看到苏东坡在书法、国画等领域颇有建树。
然而,这本书对我有2处阅读障碍:
1、引用的部分苏东坡作品原文没有译文。这个可能真的是我文学修养不够,以至于在看很多原文的时候,只能依靠意会,这个意会就有可能有很大偏差了。
2、作者对万事有明确自己的立项。比如说在写王安石的两章,林语堂先生的用词确实贬低得非常鲜明,他仿佛一无是处。以至于我就会去怀疑一些准确性。
相比较于这种个人色彩鲜明的,把出处放在最后附录的,我可能更喜欢出处直接在对应的章节,更喜欢偏向于相对考究一些的传记。当然这纯属是我的个人偏好,是当下的我还不适合和这本书对话。可能过一阵子之后,再来看这本书,我就能有不同的感受了。
包括,哪怕看这本书我的收获有限,我也并不会因此责备自己,我非常相信:和一本书的对话是需要缘分的。哪怕是大家评价很好,但是契合自己是更重要的事情。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
但我也坚信,开卷有益,每一次读书都有意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