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据媒体报道,当天展出了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字样的圭形石牌等墓中文物。此外,还有以墓中头颅残骸为基础重塑的曹操本人画像。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包括安阳西高穴大墓M2,经多年考古队伍的实地勘察与专业考究,此墓确定是曹操之墓,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
曹操是为人熟知的中国历史人物,他的名声闻名海外。古籍文献对他以及他的墓葬的描述版本众多,因此,确认某地是否为曹操之墓并非易事。对于曹操墓葬的真假辩论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由于存在盗墓者的干扰,墓中的宝物遭到盗走,墓主的身份确认也变得困难。
这本书详细记述了考古队伍在曹操墓葬发掘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围绕该墓而进行的辩论。对于大众而言,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考古工作者的作业情况以及他们考究墓葬文物的思路。
书中提到,曹操墓的发掘始于上世纪70年代。墓被发现之前,墓地所在地曾经是烧砖的窑厂。1998年,村民在取土烧砖时偶然发现了刻有墓志的青石,初步验证了这是鲁潜的墓志,并提到了曹操之墓的位置。然而,基于文物保护法的限制,考古界未能进一步勘察。盗墓者利用这一消息的泄露,早已盗走了墓中的宝物,并移动了墓中的尸体,增加了考古队伍确认墓主身份的难度。
尽管这本书没有像小说那样生动地描绘考古队与盗墓者的对抗过程,但可以感受到考古队面对的压力和紧迫感。古人认为死后并非消亡,而是进入一个死后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里继续生活。因此,古代达官贵族的墓葬规格与随葬品都是华贵的。然而,如果盗墓行为泛滥,墓中的物品所剩无几,就难以准确地辨识历史。
书中还提到,考古学界曾存在“论史倾向”,即完全依赖文本记载来确定实体墓葬,但不同文本版本对曹操及其墓葬的描述不一,过于信任史料反而可能误导考古工作者。因此,书中呼吁在考古工作中,应当以实地考察为主,将文本不盲目相信各种记载。有一句古话:“古人识未死”。只有对古籍文献加以辨别,才能追寻真正的历史。
除了回应学界的质疑,这本书还整理了自古以来各方对曹操的评价,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确认曹操是墓主。一个关键信息是,墓主进行的是薄葬。在当时盛行厚葬的年代,这种规格的墓葬显得与众不同,也打破了篡位的谣言。然而,几个不同年代的人对曹操的评价不一,这一评价也在不断变化。
总而言之,在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之年重新出版这本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考古发掘和博物馆建设的回顾,也是对曹操历史研究的梳理。曹操墓的重新发现并不意味着曹操的历史已经完结,关于他的研究还应以此墓为新的起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