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英雄、江山与权谋》,朱良,出品方:后浪。
-
@阿元聊历史读得比我早。读完后,他写了篇措辞强烈的批评笔记。
-
朱良的书,我印象不错的。难道《三国》大失水准?读过之后,我现在谈谈我的看法。
-
朱良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但他的写作主旨不是为了研究,是写给普通读者的普及读物。
-
从《春秋》《战国》《秦汉》到《三国》,朱良的作品主调是讲故事,把每个朝代的主要历史进程捋一遍,不是只陈列材料,为了让故事活起来、人物动起来,他糅合了历史小说、演义、评话和民间传说的一些手法,有时会直接出现对话等现场感的描述,行文中掺入了虚构写法。-
该书的宣传语严肃,阿元的预期想象是有点学术思考的著作,这影响了他的心理期待。
-
三国深入人心,我们相对熟悉。朱良作品的框架类似《三国演义》,从黄巾起义讲到三家归晋。初读的感觉,接近《三国演义》,读者可能很容易拿它与《三国演义》作比较。
-
阿元认为作者的史料选取不求甚解,大致上把《三国演义》重新讲述了一遍。
我不同意阿元的看法。事实上,朱良的作品是对《三国演义》所涉及历史的正本清源。
-
多加留意,我们就能发现《三国演义》里很多桥段,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压根就没提及,因为它们都是罗贯中虚构的。美人貂蝉也没有出场,只有一句,吕布与董卓的一个婢女有私情,担心被董卓发现。诸葛亮的才华没有大加渲染,前期出场很少,发挥作用很有限,刻划较多的是治理蜀国和六出祁山时期的诸葛亮。
-
书中有些段落看着像野史。比如,孙坚攻破洛阳,兵士来报,有口井里云雾缭绕,仿佛有龙气,孙坚由此获得传国玉玺。但是吧,我以前读到过,这个史料是《吴书》里的。要知道,古代修史,是为谁呢?这种类似的“历史”,可从来不缺少。
-
另外,朱良的立场是曹魏,从曹魏的视角取讲三国,阿元认为作者自身的立场干扰了对史料的选取和论述,不够客观。我认为,朱良作为“讲故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立场。
-
因为我们的争论,阿元爸爸读了《三国》,接着,他在读《春秋》,他说“讲得清楚,看得进去”,感谢儿子的拔草给他种草了。
-
我补充一点看法:这其实牵涉了读者的心理落差问题。很多读者都喜欢用“我觉得”评价书的好坏,这无可厚非,但有个问题,要把放在同类型的书里去比较去评价。这本《三国》是历史文学,就不宜以学术书的标准去要求它。
-
以下附上@阿元聊历史笔记
三国好书太多,这本不读也罢
-
三国故事世代传颂,在这样的基础上,难免会有人想要写出自己的三国故事,然而如何写出突破,就成了个大难题。
-
本书很大问题在于定位不清,即使在读完全本之后,我依然难以分辨出作者所想写的到底是基于历史改编的通俗故事,还是历史本身。若是前者,则体系结构并未跳脱《三国演义》的框架,无甚新意;若是后者,先不提其“有史实而无史观”的问题,光是史料缺少可考的出处一点,就难免有误人子弟之嫌。
-
先谈谈文学性上的问题,本书重叙事而少议论,采取时间顺序讲述自黄巾起义到三家归晋这一时间段里的故事——这倒也是传统定义下“三国”这一时间段所覆盖的内容。但作者就叙事逻辑上而言,未免有对《三国演义》亦步亦趋之嫌,甚至我在阅读书中内容之时,脑中竟然把其“重新翻译”回了《三国演义》的原文,令人哭笑不得。
-
再谈谈历史问题,作者在对史料的选取上是“不求甚解”的,甚至我可以进行大胆的猜测:本书的史料来源正是《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本身,而众所周知的是,《三国演义》只是改编自三国志的通俗小说,不足以作为史料。
-
除此之外,作者自身的立场严重干扰了对史料的选取和论述。我认为,作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历来史家以“正史”为己任,作者用大量未经证实的猜测来替代历史的真实,未免背离了治史之道。
-
本书的封底上写有“尊重史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趣说历史,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惊心动魄、闪耀人性光辉的大时代。”但可惜的是,在我看来,这两点都没有做到。
-
附内页两张供参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