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潜意识里的修复力量——人格重建蔡仲淮美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务长、博士生导师受邀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治愈童年》一书写推荐序,我感到很欣喜。
作者赵一锦老师是一位非常勤勉的心理学工作者,不仅谙熟心理学的理论与疗法,还以独特的方式将其应用于个案咨询和心理学培训。读完整本书后,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棒的自我成长书籍。
本书虽然围绕内在小孩展开,但核心是人格成长。赵老师通过创伤的形成、未完成情结阐述了内在小孩的形成,又通过积极冥想修复那些创伤、记忆和情结,最终实现人格的整合。可以说,对于所有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潜意识中最有效的修复力量就是人格重建。
关于这本《治愈童年》,我还想说以下三点。
首先,本书是我看过的相对完整、系统地阐述创伤的子人格(即受创伤的内在小孩)形成的书。我们在不同的心理学学派、理论中知道童年创伤,以及童年创伤对人的影响,而且往往需要跟来访者“回到”过去的童年创伤中工作。本书从童年创伤谈起,它像一颗种子种在人们的体内。如果说创伤是种子,那么未完成事件则形成了受创伤的内在小孩。因此,本书的重点是运用完形疗法的理论诠释未完成情结形成的受创伤的内在小孩。这个过程是这样的:童年经历创伤,一颗种子落入体内;形成未完成事件,因其无法趋于完成而形成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遍遍趋于完成却无法完形的情结又一遍遍地唤醒种子,形成了受创伤的内在小孩。正如完形疗法所表达的理念,在一个创伤的闭环里,无论打破哪个环节都会实现趋于完成,即完形。这本《治愈童年》为每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疗愈方法。
其次,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疗愈创伤、重建子人格。无论是什么事情,一旦找到原因,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受创伤的内在小孩也一样。疗愈创伤的方法有无数种,但是人格重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最大的欣喜就是来自这本书疗愈的核心——当人们觉察到自己的困惑并试图找到答案时,也会更愿意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是释放情绪还是修复创伤,直到看见“坏的内在小孩”的另一面,接纳他就变得顺其自然了。带内在小孩回家,让内在系统不断整合,“我”才完整。因此,如果你能阅读这本书,并认真完成书中的练习,那么它将带给你惊喜的蜕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