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间歇性的会集中去看一些公路文学、公路电影,似乎是自己无法走出生活的牢笼,只好让自己的精神跟随他们一同前往。罗新老师的“出走”与其他大多数公路文学电影不同,他在事先有着对这段路程丰厚的历史认知才出发的,如果说其他人的出发是随心所欲的自由,那么罗新老师在自由之外还带来了历史的厚重。
友谊之于人生,有如伴侣之于行旅
罗新老师在这段旅程当中总是有朋友来陪伴的,有的会陪他走完大都到上都,有的会在周末闲暇陪他走过短短一程。他们在路途中不多说话,只是行走,行走。在这行旅之中似乎也窥见了友谊,他们会拿出自己能力之内的时间来陪伴你走过这颇具挑战性的旅途。
在这段行程中,罗老师也在不断窥见自己的内心:
我幼小之时一心向往远方,大人说成长会治愈这种心痒。当岁月的流逝证实我已长大成人,他们开的药方又变成了中年。等到了中年,他们又说再大一些我就会降降温。现在我已经五十八岁了,也许他们还会说,年老了就好了。从来就不见效。轮船的四声鸣笛总让我汗毛直竖,踮起脚后跟。飞机掠过,发动机轰鸣,甚至马蹄敲击路面的声音,都会令我浑身战栗,口干眼燥,手心发烫,令肠胃在肋骨编织的牢笼里涌动翻腾。也就是说,我没有长进。换言之,本性难移,一旦做了流浪汉,终身都是流浪汉。恐怕此病已无药可医。我写这个不是为了指导别人,只是为了提醒我自己。
这段话读罢有种难以言明的感觉击中了我的内心。不知道幼时向往远方是不是每个孩童的梦想,至少我好像也是这样的,而这种心痒又难以自愈。所以我好像想要抓住每一个假期,逃命似的不管旅途的疲惫一直奔走。我不太在乎这路途中的住宿与饮食,只想看到沿途大到山川、河流、湖泊,小到花草树木虫鸟,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见到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可是那一刻我想说我来了,我看见了。罗新老师在专业学术上有所成就,可在这里却称自己是终身的流浪汉,他写下了文字来提醒自己,那么我呢
我了解自己所研究的这个中国吗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希望、梦想、信心和理想都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下难以言说的无奈、郁结、愤懑和迷惑。是啊,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吗我所研究的那个遥远迷蒙的中国,和眼下这个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历史的学者应该都会有这样的反省与自问吧。我的身份还不敢妄称“学者”,但为什么没有去走这条学术研究的路途,我想就是跟其有关系。在史学史的学习中,我们会听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豪言壮语,但也会有“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无奈自嘲。在当中学老师的过程中也看到新高考模式下,历史实际上的尴尬与遇冷,无不证实着这一学科于社会当中并无大用的事实。况且研究当中,更有学者不再是依据材料有几分内容说说几分话的严密逻辑推论,成为了类似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无边无际想象。在历史学界诸多问题也在争论不休,但普通人的历史学习又何必如此深入,过往遥远的中国与眼前这个中国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回到徒步的主题上,作者时有时无的遐想与感慨更能触动我的内心。
我一辈子就没做成过什么事,这次一定得做成了。我知道这话有玩笑的成分,但还是大受触动。类似的念头其实偶尔也会在我心底闪烁,特别是当某种失败感浮起的时候。
这是他的出发。
无论到哪儿,我越是把自己开放给他人并且仰赖他人,我就越是得到他们的热诚拥抱与协助。
这是他路途中遇到热心的乡人。
你会意识到,世界的巨大在某种意义上只有你和那些徒步者才真正理解。星球的规模成了你的小秘密。
这是他看到不同风景的感慨。
在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