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子要晴天》是一本由童谣、故事、节气和职业构成的江南特有生活的书籍。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更通过几代人的传承童谣,展现了农耕的辛苦、丰收的喜悦以及四季的变化。
《采桑娘子要晴天》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小马BOOK出品的新作,作者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作者谈正衡。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节气。这是一首我们熟悉的童谣,很多地方有一个习俗,正月里不理发,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再理发,因此在这一天理发的人特别多,十分繁忙。
这个童谣我们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后半部分,原来是:二月二里炒豆豆,吃完豆豆剃龙头,剃个龙头满村溜,鼻涕淌到嘴里头......这个和二月二理发联系在了一起。
二月二意味着春天的到来,需要将放了一个冬天的牛粪草放在秧田里烧,给土地施肥。这是一种传统的施肥方式,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这也是一首我们熟悉的童谣。在没有带伞的雨天,大头可以挡雨,避免身上被淋湿,因此不会担心。然而,这样会对制伞业产生影响。
这个童谣我们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后半部分,原来是:人家打伞,我能打头。确实,我们不羡慕别人有伞,因为自己头部可以起到遮雨的作用,这一点实在是很有趣。
修伞铺子的人需要掌握贴、补、刷等技术,还要会缝、剪、画,甚至要懂得起簧、钻洞眼和穿铁丝等。然而,随着折叠伞和自动伞的出现,现在很少有人修伞,城市里的修伞铺子也渐渐减少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是一首我熟悉的童谣,也是小时候唱的,不知道是谁传下来的,一代又一代地流传着。
燕子在秋天南飞过冬,在春天飞回来。以前的人可以通过燕子预测气候,燕子还能预报雨,吃蚊虫,非常聪明。
这本书最让人喜欢的是作者对景色的描述:天蓝得透明,清澈的水流绕过竹树繁密的村庄;湿热的南风掀起层层麦浪;星空下流萤闪烁,微风吹来花香。这些景色瞬间让人沉浸在田园和自然之中,纯净而宁静,带来内心的安宁。
这本书更让人喜欢的是可以看到作者对植物的描述:南瓜花分公母,公花花冠裂片大,前端长而尖,由细长的柄托举着,形如一条细长的线;金樱子花比野蔷薇花大,结构精巧,金黄的雄蕊密密排列,呵护着中间浅绿的雌蕊,散发着浓情蜜意;豌豆花每朵只有两大两小四片素白的花瓣,简单、清晰而美丽。大自然的手笔无人能及,在大自然中,这些植物美不胜收,充满生机、朝气和清新,让人深爱大自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