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远比我想象得厚重,如果归类应当属于人类学的研究之中。虽然主题聚焦于饮食——这一持久的畅销主题之上,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这一立足点的不同使其对饮食的观照比普通的文化论述更为高远。作者将视角拉升到苍穹之上,观察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人餐桌上的数千年来的饮食变迁。食物的来源,器具的变化,菜肴的组合,以及文化衍变……作者将中国人的饮食日常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将那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餐食之后的历史痕迹和文化丝线抽取出来,书于笔下。
除了以人类学视角带来的不同观感之外,这本书读起来很有张力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完成每个章节的研究者不同。从先秦一直到近现代中国的数千年,由张光直、余英时、薛爱华、弗里曼、牟复礼、史景迁、董一男、许烺光、安德森,这些学者分别从先秦、汉、唐、宋、元明、清、近现代中国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中中国人餐桌上的饮食变化进行了人类学视角的剖析。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风格,譬如张光直之端肃,余英时的亲和、史景迁的严谨……他们的书写形成了碰撞与牵引,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张力。读起来前后翻翻,很有意思。应该说,在同一本书中,对同一个主题,看到不同的研究和论述方式,也是一件幸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