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最无法接受的爱情。
一口气看完,手机都调成深色模式的半夜里,爬下床开始敲书评,再晚一秒我都要被这本书描写的“爱情”气死。
其实在今年五月我就把《窄门》存进了kindle,一是对法国文学上头,二是因为其中一句话:“我终于感到,我们之间的全部通信只是一个大大的幻影,我们每个人只是在给自己写信。”
那就从这句话开始说起。
第一,他们彼此爱上的只是自己投射在对方身上的巨大幻影。
从第一次提及订婚时,杰罗姆的表演型人格就无处遁形。和朱丽叶在林间交谈,发现阿丽莎可以听到他们对话,于是开始进行一番(在他自己眼里)感人肺腑的表白。从懵懂一直到服兵役时期,杰罗姆自始至终都沉浸在自我陶醉和奉献之中,换句话说,杰罗姆爱的是“为阿丽莎付出一切的自己”。幼时他喜欢阿丽莎而看不起所谓“浅薄”的朱丽叶,何尝不是因为他所谓的自信的才学见识当发现朱丽叶会意大利文、还会背歌德的诗歌时,突然又对人家另眼相待了起来。我非常理解杰罗姆与阿丽莎在爱好、习性甚至是所谓神乎其神的灵魂方面的匹配程度,但正是由于太过沉浸于这些相同点,杰罗姆在长期的书信联系中不断美化着阿丽莎,让她无限贴近自己的想象(阿丽莎也同理),最终导致两人见面的场景破碎而尴尬。
只通过文字交流是会美化虚化幻化感情的。
第二,在阿丽莎心里,上帝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就像开篇讲述的那样,上帝指引着阿丽莎,而阿丽莎身后则跟着为爱陶醉的杰罗姆。
他们两人从来都不是因为有同一个目标而不断靠近的,并非“都在追寻上帝而不可分离”。
在这个问题上,从一开始注定这段关系会交错前行。那频繁的书信中描绘的爱情再伟大再完美,也逃不掉现实面前逐渐分道扬镳的两人。阿丽莎所向往的完美和美德,最终在见面后全部破碎,于是她宁可痛苦地不见,也不想毁掉这一切貌似完美的幻象。
我并不觉得阿丽莎拧巴,她的犹豫不决和动摇更像是在注定的理想面前踌躇的短暂痛苦。quote书友的一段话:
“我可以理解阿丽莎因为恐惧花谢而期盼永不花开,但是现实状况是他们两个都在对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神疯狂展露爱意,而不愿意面对对方人的一面,通篇的优美文字似乎都是二人的颅内高潮。”
因为惧怕鸡零狗碎生活中翻开“人”的那一面,而绝不翻过充满诗歌与契合的“神”的那一面。文字书信已经到了顶级的升华,现实生活还停留在尴尬和不安之中。
这是我永远不能接受、无法理解的爱情。
quote自己:
“永远无法接受在拉家常的文字聊天之中增进的爱情”
其实说到底,我们也许会被别人身上出现的自身特质所吸引,这没什么问题,人性本就是抱团取暖。
问题在于世界上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翻开那一面相同的特质,下一层不同的属性,是否还能被接受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