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的诗词大家,用诗词营造出了或豪迈、或婉约、或朦胧、或浪漫的意境,让不同的人都在诗词中找到知音之感,也让这些诗词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什么是俗人一般来说,指的是庸俗的人,或者是普通老百姓。《都是红尘一俗人——中国诗词大咖的另一面》,这个俗人,别有韵味。首先是俗和雅相对,诗词都是风花雪月,但生活中必须讲柴米油盐。其次是世俗,就算是在诗词中说得再无所谓,回归到现实还是要去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
为俗事所累。韩愈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师说》成为初中必背文章,流传千古。他在军事上也很有才能,在讨伐叛军时大获全胜。这样文武双全,且功成名就,让无数人羡慕不已。但是,韩愈四次才考上进士,却又三次都没通过吏部考试,只能去做了幕僚。后来,韩愈当上了四门博士,解决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可是,他的侄儿一家前来投靠,他一个人要养活30多个人。除了向有钱的朋友求救,再就是发挥写文的特长,写信吹捧、写谀文挣钱,甚至还给死人写谀文。司马光非常鄙视他,说“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么家大口阔,总不能一直找朋友要吧。虽然吹捧、谀文有点失去文人的节操,但这是合理合法的赚钱,被奉承的人也开心,正好是一举两得嘛。司马光不身在这种困境,无法体会他的苦楚。
为俗情所困。李清照宋代婉约词的代表,前几年热映的《知否》,就是出自她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很多人都会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短短几句,勾勒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生活场景。”对于海棠花被雨水打落,将“多少”用肥瘦来对比,感觉特别生动。如此有才情的李清照,却在她的丈夫赵明诚死后,陷入了张汝舟的感情骗局。结婚后才发现,张汝舟是觊觎她手中的文物,当他发现她手中并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加上她也没有把文物全权交由张汝舟处理,结果他凶相毕露,还对她拳脚相加。
为俗名所累。《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文采斐然,剑术了得,但是在那个时代,走上仕途出将入相,才是正途。在《都是红尘一俗人》中,给出了更多细节,李白出生于何处,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很少提到他的父亲兄弟。其中最让人难受的是,他在诗词上想象力如此丰富,如此的愤世嫉俗,却要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写自荐的诗文,期待得到他们的垂青和推荐。一家不行再换一家,可惜终身未能如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