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微历史。尽管我在首页上放上了俾斯麦和李鸿章的照片,他们确实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有密切关系,但总体来说,这本书讲述了一段不引人注目的历史。这群人的遭遇构成了它的核心。在巨大的文化差异面前,不同性格的人最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期望的结果也许当时没有发生,但却孕育了未来。世界风云和家国大事固然重要,但身处其中的人真正关心的是自身的前途、待遇和名誉。
首先,让我们先说一下背景。19世纪80年代正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后,晚清终于意识到与西方之间的巨大差距。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先在军事领域得到认可。在这期间,中法战争成为引进德国军官的直接动因。除了学习提高落后的军事工业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中德对晚清的立场。然而,德国只希望通过军事交往促进对华军火贸易。因此,这所谓的俾斯麦的使团实际上是以私人身份参加的,德国官方在中法战争中保持了中立。对于这30名军人来说,他们并不是欧洲扩张的代理人,他们只是命运垂询的务工人员……
其次,让我们再说说实际情况。首先,这本书的意义在于通过这30人的遭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双方文化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方方面面都有。例如,期望。这群普鲁士人基本上都抱着名利双收的梦想来到中国,然而现实却是他们不被重视、合同待遇差异、沟通交流困难以及与原有外国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等等。从结果来看,他们在推动晚清军事现代化以及中德文化交流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非将失败视为问题暴露的一种形式,否则这一方面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慈禧太后明确反对开办军事学校,她认为军事理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牺牲的士兵。而普通民众也难以理解,他们认为这样的巨额开支是被人骗了。请来的德国教师只是在敷衍了事,最后毫无成果,纯粹就是一种浪费钱。(参见文章第228页,文章中带有刻薄的调子)。最后,德国军官帮助建立的天津武备学堂被八国联军中德军的炮火摧毁,真是讽刺至极。
最令人痛心的是,几乎所有的德国军官对中国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即使是双方认可评价最高的马驷也不例外。他最终甚至没有学过一个中国字。他在日本的家里墙上写着:“德国人永远是德国的。”
就这样,有这样一个时期,发生了这样一次交流,一群德国人来到了晚清中国,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他们的故事几乎已经消失……然而,袁世凯、段祺瑞这些对中国产生了间接影响的人却从被认为彻底失败并消失的天津武备学堂走了出来……真是太奇妙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