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容易被封面上的文案所误导的书。作者陈寅恪是一位大师级学者,书名《一眼千年》让人对美的无限幻想。封面上介绍的是敦煌佛经与诗词美,但是这样的美,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感受到的。
这本书收录了陈寅恪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研究敦煌佛经的文章。那时候,白话文运动才刚开始,所以这些文章的文字语言风格与当下的习惯有些不同。读起来有一份古意,但又不是完全古老,大部分文字的意思基本上都能理解。然而,读懂字面的意思并不等于理解陈寅恪对敦煌佛经的研究。就像现在,每年到敦煌旅游的人数以百万计,但真正深入了解敦煌文化的人非常少。更不用说陈寅恪所研究的佛经比壁画雕塑更加深奥。我个人基本上没太明白陈寅恪所讲的故事。敦煌佛经涉及佛教经典,首先要对佛教经典有足够的了解,其次则要对佛教的发源地天竺的佛教了解得足够深入。一般人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佛经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像陈寅恪这样能够读懂梵文、藏文、巴利等十几种语文的人真的很罕见。正因为他能够读懂梵文,所以才能在研究敦煌佛经时发现很多其他人未能察觉的关联。该书中很多篇目的标题就会劝退很多人,如《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跋》等。光是看标题就觉得内容实在太专业了,一般人可能跟我一样连门在哪都找不到,更别说入门了。倒是有一篇《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比较熟悉。但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读完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西游记中很多故事的灵感都来自印度神话传说。当然,故事在传承过程中会有各种形式的创作再加工,不过陈寅恪能从古文中找到其中的关联。他不仅能在敦煌经文中找到与后世章回体小说创作相关的关联,还对这种演变进行了分类,让我们看到外来传说故事在后世的演变方式和种类。陈寅恪的文字之美就在于他不厌其烦地深入挖掘,给后世学者留下宝贵的财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