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一生坎坷,阅历丰富。一本自传,浓缩半生精华,从出生到中年,用简短的语句概述成一书,有详有略。在每个重要的人生关头,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见证鲁迅先生自我的选择。
孩童时,我们无法理解大人的严厉,对于世界有一层朦胧的滤镜,向往却不敢随意触碰。偶有叛逆,捅破窗户纸将手伸向窗外,被野兽咬后才知流血的疼痛。
鲁迅先生原先还可称作是个“小公子哥”,无奈遭遇变故,父亲离世,童年往昔仿佛一瞬间离去,一夜成人。求学困苦,却从未想过放弃。不论是儿时的三味书屋,或是少年时于东边岛国遇到的藤野先生,都在时间长河中化作无形的力量推动他成长,一次又一次直面黑暗,他意识到国人需要的不是生理上的消毒,而是心理上的猛剂。于是毅然中断当下的选择,弃医从文,提笔书写愚昧与无知,希望以此反讽当下的现状。
写作半生,国民觉醒的道路仍路途渺茫。工作、职务几经变动,生活饱受打击、屡遭磨难,但他始终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去面对困境,坚韧顽强,不让消极侵蚀人生一分。
在《狂人日记》里,他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反讽封建制度的吃人现状。青年觉醒,“五四”运动震耳欲聋。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拔除,遭受批判,不以为意。他的作品从黑暗的时代夹缝中开花,无论寒风凌冽或旱季连绵,都无法撼动三分。而花朵绽放,夹缝后的光明也终将洗刷暗色,让世人触则可及黎明的曙光。
这便是鲁迅先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